-
苦壶卢花2022-10-07 18:47:08
中药材“苦壶卢花”。出处:《纲目》。功能主治:《纲目》:...
查看详情 >> -
苦地丁2022-10-07 18:47:09
中药材“苦地丁”。别名:地丁草、苦丁、小鸡菜。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肾炎,黄疸,肠炎,疔疮肿毒,淋巴结结核,眼结膜炎,角膜溃疡。用法用量:0.5~1两。别名:地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地丁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分……...
查看详情 >> -
苦木叶2022-10-07 18:47:09
中药材“苦木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原形态:苦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710m。树皮灰黑色,幼枝灰绿色,无毛,具明显的黄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集生于枝端,长2030cm;小叶915,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
查看详情 >> -
苦参实2022-10-07 18:47:10
中药材“苦参实”。别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唐本草》。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4.76%;另含少量金雀花碱。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苔水花2022-10-07 18:47:10
中药材“苔水花”。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渗湿利尿。用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子宫颈炎,赤白带下。用法用量:2~3钱。别名:日本冷水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600m间的山坡林下或山谷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25cm。茎细,无……...
查看详情 >> -
苏铁蕨2022-10-07 18:47:11
中药材“苏铁蕨”。别名:贯众。生境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植株高约1.2m。根茎木质,粗短,直立;有圆柱状主轴;密被红棕色、长钻形鳞片。叶簇生于主轴顶端;叶柄长620cm,棕禾秆色,基部密被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0100cm,宽1030cm,先端短渐尖,基部略缩狭,两面光滑,一回羽状;羽……...
查看详情 >> -
苦丁茶2022-10-07 18:47:11
中药材“苦丁茶”。出处:《本经逢原》。原形态:①枸骨,详...
查看详情 >> -
苔垢菜2022-10-07 18:47:12
中药材“苔垢菜”。别名:紫菜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在沿海中、高潮带岩石或贝壳上。 资源分布:广布种,我国东海、南海较多。原形态:藻体丝状,暗深绿色,高12mm,密集丛生,呈丝绒状,粘滑。丝状藻体中部直径1040μm,基部略膨大,鞘厚610μm,无色至微黄棕色。藻丝体变细如毛发状时,直径为1020μm。单列细胞,细胞长为23μm。基部间生异形细胞。性状:……...
查看详情 >> -
苜蓿2022-10-07 18:47:13
中药材“苜蓿”。别名:紫苜蓿、紫花苜蓿、蓿草。生境分布:各地栽培。化学成分:根含有结晶性皂甙,水解产生苜蓿酸(medicagemic acid)及三种三萜皂甙氨基酸等。 叶含有芒柄花醇(ononitol)、维生素A元及C、D、E、K等。 胚乳含有维尔宁(蚕豆喋呤核甙,vernin,C10H13O5N...
查看详情 >> -
苦参2022-10-07 18:47:13
中药材“苦参”。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贮藏:置干燥处。炮制:除去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