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莲2022-10-07 18:49:06
中药材“胡莲”。别名:狗牙贝、尖贝母、酒母七、太白尖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4000m的高山山坡林边湿草地或山脊石缝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西藏洼瓣花 多年生草本。鳞茎窄卵形,似大葱头,外被淡褐色鳞被,下部密生纤维状细根。基生叶直立,条形,约等长至稍超过花葶,宽l.52.5mm;葶生叶23枚……...
查看详情 >> -
胡桐泪2022-10-07 18:49:07
中药材“胡桐泪”。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分布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原形态:胡杨,又名:胡桐(《汉书》)。 乔木,高15~30米。嫩枝有细毛,一年后脱落,冬芽有毛,无粘胶。叶形变异甚多,在长枝或幼树的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或菱形,长5~12厘米,……...
查看详情 >> -
胡桃青皮2022-10-07 18:49:07
中药材“胡桃青皮”。别名:青胡桃皮(《救急方》),青龙衣(《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开宝本草》。生境分布:主产河北、山东、山西。此外,陕西、东北等地亦产。性状:干燥肉质果皮,为皱缩的半球形,或块片状,纵面多向内卷曲,直径约3~5厘米,厚约6~10毫米。表面较光滑,黑绿色,有黑色斑点,一端有一果柄断痕。内表面黄白色,不平坦。气无,味苦涩。以块大、肉厚、整齐……...
查看详情 >> -
胡荽子2022-10-07 18:49:08
中药材“胡荽子”。别名:芫荽子(《普济方》)。出处:《千金·食治》。生境分布:主产江苏、安徽、湖北。此外,甘肃、四川等地亦产。性状:果实为2小分果合生的双悬果,呈圆球形,直径3~5毫米。淡黄棕色至土黄棕色,顶端可见极短的柱头残迹,多分裂为二,周围有钱存的花萼5枚。表面较粗糙,有不甚明显的波状棱线10条与明显的纵直棱线12条相间排列。基部钝圆,有时可见小果柄或……...
查看详情 >> -
胡荽2022-10-07 18:49:08
中药材“胡荽”。别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莛荽菜、莛葛草、满天星(《湖南药物志》)。出处:《食疗本草》。生境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主根细,通常纺锤形,具多数支根。茎直立,中空,高20~60厘米,具细条棱。初……...
查看详情 >> -
胡萝卜叶2022-10-07 18:49:09
中药材“胡萝卜叶”。别名:胡萝卜英、胡萝卜缨子。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20cm。根肉质,长圆锥形,粗肥,呈橙红色或黄色。茎单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有小尖头;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或细长。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1055cm,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呈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伞辐多数,结果期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
查看详情 >> -
胡桃油2022-10-07 18:49:10
中药材“胡桃油”。出处:《普济方》。功能主治: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
查看详情 >> -
胡桃枝2022-10-07 18:49:10
中药材“胡桃枝”。出处:《贵州草药》。性味:《贵州草药》:...
查看详情 >> -
胡桃叶2022-10-07 18:49:11
中药材“胡桃叶”。出处:《贵州草药》。化学成分:叶含没食子酸,缩没食子酸、反油酸、α和β蒎烯、柠檬烯、1,8桉叶素、胡桃叶醌、α氢化胡桃醌葡萄糖甙、β胡萝卜素、胡桃甙、槲皮素3αL阿拉伯糖甙、金丝桃甙以及有高抗炎作用的多酚复合物。并含5羟色胺。药理作用:叶的水提取物(不含胡桃叶醌)对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霍乱弧菌、枯草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
查看详情 >> -
胡萝卜子2022-10-07 18:49:12
中药材“胡萝卜子”。出处:《纲目》。化学成分:种子含挥发油达1.6%。其中含有α蒎烯、l柠檬烯、1,8桉叶素、牻牛儿醇、乙酸牻牛儿酯、香草醇、柠檬醛、石竹烯、胡萝卜次醇、胡萝卜醇、对聚伞花素、细辛醚、甜没药烯等。种子中尚含黄酮类脂肪油。脂肪油中有洋芫荽子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的甘油酯、胡萝卜甾醇等。药理作用:种子中提出的总黄酮Daucarin具有解痉作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