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李皮2022-10-07 18:48:44
中药材“臭李皮”。别名:鼠李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或林缘和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原形态:达乌里鼠李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小枝粗壮,近对生,褐色或红褐色,顶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于分叉处具短针刺。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叶柄长1.54cm;叶片纸质,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13……...
查看详情 >> -
臭梧桐花2022-10-07 18:48:44
中药材“臭梧桐花”。别名:龙船花(《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功能主治:治头风,痢疾,疝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复方:①治风气头风:臭梧桐花阴干,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临卧酒下。(《医方集听》) ②止痢:来年臭梧桐花,煎汤服。(《纲目拾遗》) ③治疝气偏坠:鲜臭梧桐花五钱。捣烂泡酒服。(《泉州本草》)。别名:龙船花、后庭花。出……...
查看详情 >> -
膜蕨囊瓣芹2022-10-07 18:48:45
中药材“膜蕨囊瓣芹”。别名:细沙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802400m的林下、沟边及阴湿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40cm。有根茎;茎13,有条纹。叶几乎全部基生,叶柄长58cm,基部有宽膜质叶鞘;叶片菱形,近于三出式的三至四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有柄,末回裂片狭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小……...
查看详情 >> -
臭灵丹2022-10-07 18:48:45
中药材“臭灵丹”。别名:鹿耳林、大黑药。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中暑,口腔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疟疾;外用治疮疖肿毒,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或水煎浓汁洗患处。别名:狮子草(《滇南本草》),臭叶子(《滇南本草》整理本),六棱菊(《云……...
查看详情 >> -
臭山羊2022-10-07 18:48:46
中药材“臭山羊”。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常山(《中药志》),大骚羊(《贵阳民间药草》),白胡椒、大素药(《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亦有栽培者。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原形态: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枝条黄褐色,无毛,嫩梢绿色,疏生白色毛……...
查看详情 >> -
臭梧桐子2022-10-07 18:48:47
中药材“臭梧桐子”。出处:《岭南采药录》。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
查看详情 >> -
自消容根2022-10-07 18:48:47
中药材“自消容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臭油果2022-10-07 18:48:48
中药材“臭油果”。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500m的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三股筋香常绿乔木,高310m。树皮褐色。枝条圆柱形,具细纵条纹,淡绿或带红色,皮孔明显;顶芽卵形,芽鳞褐色,密被绢质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715mm;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10cm,宽2.54.5cm,……...
查看详情 >> -
臭山牛蒡2022-10-07 18:48:48
中药材“臭山牛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502200m的山坡林缘、林下或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及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山牛蒡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状茎粗。茎直立,单生,多少被蛛丝状毛,上部稍分枝。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叶有长柄,柄长达34cm,有狭翼;叶片心形、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先端……...
查看详情 >> -
臭柏2022-10-07 18:48:49
中药材“臭柏”。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生境分布:生于沙地、多石的干旱荒山和林下。分布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原形态:常绿匍匐灌木,稀为乔木。分枝细,小枝揉之则发臭味,老枝皮暗褐色,光滑。叶交互对生;鳞形叶相互紧覆,长1~2.5毫米,先端钝或微尖,全缘,下面中部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