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青菜2022-10-07 18:56:21

    中药材“石青菜”。别名:厚脸皮、石头菜、华被萼苣苔。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平喘。用于黄疸型肝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痢疾;外用治荨麻疹。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别名:石头菜(《云南中草药选》),门听(壮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长于林下及山坡石缝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6厘米。根茎……...

    查看详情 >>
  • 石鮅鱼2022-10-07 18:56:21

    中药材“石鮅鱼”。别名:桃花鱼(《脊椎动物分类学》),宽鳍鱲鱼(《鱼类分类学》)。出处:《本草抬遗》。生境分布:黑龙江、长江及珠江流域均有分布。原形态:体长而侧扁。腹部圆。体长约18厘米,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平整无缺口。唇厚,上颌骨后延至眼后缘。眼位于头侧稍近吻端。下咽齿3行,顶端尖而微弯。鳞较大,腹鳍基部有一延长的腋鳞。侧……...

    查看详情 >>
  • 石霜2022-10-07 18:56:22

    中药材“石霜”。性味:苦、微涩,平。功能主治:止血,消炎,镇痛,涩精。用于梦遗。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患处。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岩石上。原形态:地衣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在基质上,外表似沉积物。子器黑色,圆盘状,直径1~2毫米;子囊下层无色;侧丝不分枝,紧密排列;子囊长椭圆形;孢子1个,无色,……...

    查看详情 >>
  • 石血2022-10-07 18:56:23

    中药材“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生境分布: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性味:苦、微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止痛,通经络,利关节。主治风湿骨痛,腰膝酸痛,肾虚腹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鲜品4~8钱。备注:《图经本草》指出“石血与络石极相类,但叶头尖而赤耳”;《植物名实图考》谓“一茎之上,或尖,或团;团如人手……...

    查看详情 >>
  • 石蟾蜍2022-10-07 18:56:23

    中药材“石蟾蜍”。别名:瓜蒌。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谷疏林中、灌丛或路旁草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原形态:草质藤本。攀援;茎细,具纵棱及槽,无毛或仅节上被短柔毛。叶柄长2.56cm,具纵条纹,无毛;指状复叶具小叶35片;小叶片膜质或近纸质,中央小叶常为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912cm,宽2.53.5……...

    查看详情 >>
  • 石韦2022-10-07 18:56:24

    中药材“石韦”。别名:小石韦、飞刀剑、石皮、石剑、石兰、金茶匙。性状:庐山石韦:叶片略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长10~25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偏斜,全缘,边缘常向内卷曲;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侧脉间布满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叶柄具四棱,长10~20cm,直径1。5~3mm,略扭曲,有纵槽。叶片……...

    查看详情 >>
  • 石首鱼2022-10-07 18:56:25

    中药材“石首鱼”。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出处:《食性本草》。原形态: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

    查看详情 >>
  • 石链子2022-10-07 18:56:25

    中药材“石链子”。别名: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疏林中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伏生石豆兰,附生植物。根茎纤细,粗约1.5mm。假鳞茎卵形,长12cm,粗510mm,彼此相距59cm,基部有多数须根。顶生1叶;叶片革质。狭披针形,长78(15)cm,宽710(16)mm……...

    查看详情 >>
  • 石豇豆2022-10-07 18:56:26

    中药材“石豇豆”。别名:石小豆。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高山林下岩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根茎横走,密被黑褐色鳞片。叶互生,厚革质;叶片长线形,近无柄,边缘强度反卷,几达主脉。孢子囊群卵圆形或长圆形,有盾状隔体,着生于细脉相接处,位于中脉与叶边中间,为反卷的叶边所覆盖。性味:淡涩,平。……...

    查看详情 >>
  • 石面枇杷2022-10-07 18:56:27

    中药材“石面枇杷”。别名: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800m的石山林中或林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原形态:网脉旋蒴苣苔,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粗壮,长1.52.5cm。叶基生;叶片长圆形、狭长圆形,长714cm,宽1.24.5cm,先端尖,基部渐下延成柄,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锯齿,上面被……...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