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膝茎叶2022-10-07 19:03:05
中药材“牛膝茎叶”。出处:《本草图经》。功能主治: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 《纲目》:...
查看详情 >> -
牛舌癀2022-10-07 19:03:05
中药材“牛舌癀”。别名:野枇杷、毛紫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850m的山谷、溪边、灌丛中或林下荫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原形态:枇杷叶紫珠,灌木,高14m。小枝、叶柄及花序均密生黄褐色分枝茸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3cm: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表……...
查看详情 >> -
牛西西2022-10-07 19:03:06
中药材“牛西西”。性味:苦、酸,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杀虫。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吐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尾、十二指肠出血,便血,紫癜,便秘,水肿;外用治疥癣,疮疖,脂溢性皮炎。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捣汁涂敷患处。备注:(1)误服牛西西根过量,易引起腹泻、呕吐;误食大量茎、叶,则引起腹胀,流涎,胃肠炎,腹泻。解救:内服活性炭或鞣酸蛋白,……...
查看详情 >> -
牛蒡根2022-10-07 19:03:06
中药材“牛蒡根”。别名: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出处:《药性论》。性状: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归经:《得配本草》:...
查看详情 >> -
牛至2022-10-07 19:03:07
中药材“牛至”。别名:土香薷[贵州]、白花茵陈[江西、云南]、五香草、暑草、琦香、满坡香、满山香[云南]、小甜草。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消暑化湿。用于中暑,感冒,急性胃肠炎,腹痛。用法用量:1~3钱。别名:江宁府茵陈、小叶薄荷、满坡香、土香薷、白花茵陈、香草、五香草、山薄荷、暑草、对叶接骨丹、土茵东、黑接骨丹、滇香薷、香薷、小甜草、止痢草、琦香、……...
查看详情 >> -
牛脾2022-10-07 19:03:07
中药材“牛脾”。别名:牛连贴(《滇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性味:《滇南本草》:...
查看详情 >> -
牛藤2022-10-07 19:03:08
中药材“牛藤”。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也有栽培于庭园中。 2.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沟谷林缘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1.那藤 常绿藤本。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小叶37,小叶柄长3cm;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卵……...
查看详情 >> -
牛角三七2022-10-07 19:03:08
中药材“牛角三七”。别名:夏兰、羊角七、鹿角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建兰生于山坡林下。 2.春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边。 3.蕙兰生于林下阴湿处。 4.寒兰生于山坡林下。 5.多花兰生于山坡林下岩石边或附生树上。 6.台兰于山坡地上或树上半附生。 资源分布:1.建兰各地有栽培,变种、变型及栽培品种很多。 2.春兰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各地有栽培……...
查看详情 >> -
牛角(角思)2022-10-07 19:03:09
中药材“牛角(角思)”。别名:牛角胎、牛角笋。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
查看详情 >> -
牛蒡子2022-10-07 19:03:09
中药材“牛蒡子”。别名:大力子、恶实。性状: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贮藏:置通风干燥处。炮制:牛蒡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