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骨2022-10-07 19:02:59
中药材“牛骨”。出处:《纲目》。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牡丹皮2022-10-07 19:02:59
中药材“牡丹皮”。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性状: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
查看详情 >> -
牡荆叶2022-10-07 19:03:00
中药材“牡荆叶”。性状:本品为掌状复叶,小叶5片或3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中间小叶长5~10cm,宽2~4cm,两侧小叶依次渐小,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表面绿色,下表面淡绿色,两面沿叶脉有短茸毛,嫩叶下表面毛较密;总叶柄长2~6cm,有一浅沟槽,密被灰白色茸毛。气芳香,味辛微苦。贮藏:置阴凉处。鉴别:本品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上、下……...
查看详情 >> -
牛蹄2022-10-07 19:03:01
中药材“牛蹄”。出处:《别录》。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牛舌草2022-10-07 19:03:01
中药材“牛舌草”。出处:《江苏药材志》。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或水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长圆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略呈波状。花序顶生,通常具叶,花簇呈轮状排列;花被6,黄绿色,2轮,宿存;雄蕊6,排列成3对,花丝细弱,花药基部着生;子房具棱,1室,花柱3,柱头细裂,毛刷状。……...
查看详情 >> -
牛膝2022-10-07 19:03:02
中药材“牛膝”。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9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
查看详情 >> -
牛角瓜2022-10-07 19:03:03
中药材“牛角瓜”。别名:哮喘树、羊浸树、断肠草。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化学成分:根、茎、叶、树液含强心甙——牛角瓜甙(calotropin)及牛角瓜碱。性味:淡、涩,平。有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祛痰定喘。主治百日咳,支气管炎,哮喘。用法用量:鲜叶5~8钱,切碎,水煎服,或炖猪瘦肉服。备注:中毒症状为呕吐、下泻,甚则会发生严重的腹痛和肠炎等……...
查看详情 >> -
牛蒡茎叶2022-10-07 19:03:03
中药材“牛蒡茎叶”。别名:大夫叶(《中药志》)。出处:《药性论》。药理作用:叶含抗菌物质最多,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制浓度为每毫升400微克,叶之浆汁亦有一定作用。抗菌成分在开花期含率最高;但植物中又含氧化酶,能破坏抗菌成分,故在收获后宜即用乙醇蒸气以破坏氧化酶,但又要注意不使乙醇凝于植物上,否则抗菌成分将被溶出而遭受损失。性味:《药性论》:...
查看详情 >> -
牛角藓2022-10-07 19:03:04
中药材“牛角藓”。别名:短叶牛角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的草地上或林缘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云南、西藏等省区。原形态:植物体丛生,绿色或黄绿色,无光泽,茎倾立,羽状分枝,分枝短,先端常弯曲;茎枝密被鳞毛。叶疏生;叶片披针形或近三角形,上部有些偏斜,下部两耳部有下延的长尖;叶缘具细齿;中肋粗……...
查看详情 >> -
牛藤果2022-10-07 19:03:04
中药材“牛藤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也有栽培于庭园中。 2.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沟谷林缘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1.那藤 常绿藤本。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小叶37,小叶柄长3cm;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卵圆形,革质,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长49cm,……...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