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梗2022-10-07 18:45:30
中药材“荷梗”。归经:入肝、脾、胃经。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暑,宽中理气。用于中暑头昏,胸闷,气滞。用法用量:1~3钱。别名:藕杆(《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草再新》。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性状:干燥的荷梗,近圆柱形,长20~60厘米,直径8~15毫米,表面淡棕黄色,具深浅不等的纵沟及多数刺状突起。折断面淡粉白色,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孔道,质……...
查看详情 >> -
菊花叶2022-10-07 18:44:54
中药材“菊花叶”。别名:容成(《金匮玉函方》)。出处:《别录》。性味:《本草求原》:...
查看详情 >> -
蚕豆荚壳2022-10-07 18:42:10
中药材“蚕豆荚壳”。别名:蚕豆黑壳(《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化学成分:含β(3(βD吡喃葡糖氧基)4羟苯基)L丙氨酸。也含甘油酸。药理作用:豆荚所含甘油酸,对兔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功能主治:治咯血,鼻衄,尿血,消化道出血,手术野出血,天泡疮,烫伤。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
查看详情 >> -
蛇百子2022-10-07 18:42:04
中药材“蛇百子”。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陆川本草》),黄黄草、大还魂(《广西药植名录》),假藿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边,或栽于屋旁、庭园。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5~2米,揉之有香气。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多少被毛。叶对生,卵形,长4~9厘米,愈向上部愈小,先端略钝,基部浑圆或浅心……...
查看详情 >> -
蛇附子2022-10-07 18:42:00
中药材“蛇附子”。别名:石猴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土经丸(《江西草药》),金线吊葫芦,三叶对(《浙扛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叶扁藤、拦山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雷胆子(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湖北、江西、福建及西南各地。原形态:三叶崖爬藤,又名:有角乌蔹莓、三叶青、石老鼠。 攀援藤……...
查看详情 >> -
蜗牛壳2022-10-07 18:41:31
中药材“蜗牛壳”。出处:《本草图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蟾头2022-10-07 18:41:06
中药材“蟾头”。出处:《纲目》。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 《纲目》:...
查看详情 >> -
西红柿2022-10-07 18:40:18
中药材“西红柿”。别名:西红柿、番李子(《广州植物志》),金橘(《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本草》。生境分布:我国大都分地区均有栽培。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体被软毛。茎直立,但易于倒伏,触地则生根。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长10~40厘米;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卵形至矩圆形,长5~7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缺或分裂,基部歪斜,有小……...
查看详情 >> -
豆黄2022-10-07 18:39:44
中药材“豆黄”。别名:大豆黄(《干金方》)。出处:《食疗本草》。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豪猪毛刺2022-10-07 18:39:36
中药材“豪猪毛刺”。出处:《陆川本草》。功能主治:《陆川本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