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瓶草2022-10-07 18:27:36
中药材“麦瓶草”。别名:面条菜、米瓦罐。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调经。用于鼻衄,吐血,尿血,肺脓疡,月经不调。用法用量:4~5钱。别名:净瓶、米瓦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香炉草(《四川中药志》),梅花瓶(《陕西中草药》)。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生境分布:生于田野、路旁、草地或麦田中。分布我国北部,中部各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
查看详情 >> -
麦门冬2022-10-07 18:27:36
中药材“麦门冬”。别名:麦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生境分布:生长于溪沟岸边或山坡树林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或为栽培。主产浙江、四川。此外,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但多野生,少有栽培。原形态:沿阶草(《江西通志》),又名:羊韭、马韭、羊荠、爱韭、禹韭、忍陵、不死药、仆垒、随脂(《吴普本草》),羊耆、禹葭(《别录》),阶……...
查看详情 >> -
麝香壳2022-10-07 18:27:35
中药材“麝香壳”。别名:臭子壳、麝壳。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主产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性状:多顺剖成2瓣或4瓣,基部相连。厚约3~5毫米,起层,内表面有一层棕红色的薄膜,称...
查看详情 >> -
麋茸2022-10-07 18:27:35
中药材“麋茸”。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麋鹿为我国特产,动物园有饲养。食物主要为草及水生植物。原形态:麋鹿,又名:麋(《庄子》),四不象(《黑龙江外记》)。 体长约2米,肩高1米余,雄者体重约200公斤,雌者100公斤。雄者尾长达75厘米,雌者约60厘米。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故称...
查看详情 >> -
麦刺藤叶2022-10-07 18:27:34
中药材“麦刺藤叶”。别名:鸡勾札。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生境分布:生于山沟林下或灌丛。分布于浙江、扛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落叶本质藤本,高4~8米。树皮棕色,密生皮孔。羽状复叶;小叶31~41,矩圆形,长12~20毫米,宽3~5毫米,两端圆,两面疏生白柔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腋生;小苞片早落;萼钟状,萼齿5,不等,下面一齿披……...
查看详情 >> -
麦瓶草种子2022-10-07 18:27:34
中药材“麦瓶草种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麦田中或荒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被腺毛。主根圆柱细长。茎直立,节明显而膨大.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对生,椭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8cm,宽510mm,先端钝尖,基部渐窄,全缘。花两性;13朵成顶生及腋生聚伞花序,花梗细……...
查看详情 >> -
麦斛2022-10-07 18:27:33
中药材“麦斛”。别名:果上叶、石豆、一挂鱼、羊奶草、青兰、单叶石枣。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燥咳嗽,肺结核咯血,热病烦渴,扁桃体炎。用法用量:2~5钱。备注:(1)同属植物广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tr.,性味功能与麦斛相同。别名:果上叶、一挂鱼、羊奶草、鸦雀嘴、灵芝角、石杨梅、万年桃、……...
查看详情 >> -
麒麟尾2022-10-07 18:27:32
中药材“麒麟尾”。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出处:《岭南采药录》。生境分布:生于密林中。分布我国南部。原形态:常绿大藤本,以气根攀登于乔木或石上。茎粗壮,直径约2.5厘米,节上生根。叶极大,具长柄;幼时狭披针形或披针状矩圆形,基……...
查看详情 >> -
麋脂2022-10-07 18:27:32
中药材“麋脂”。别名:官脂(《本经》),麋膏(《周礼》郑玄注)。出处:《本经》。性味:①《本经》:...
查看详情 >> -
麋肉2022-10-07 18:27:31
中药材“麋肉”。出处:《本草经集注》。性味:①《食性本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