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马鞭草2022-10-07 19:18:22
中药材“山马鞭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密叶苔草,多年生草本,高6080cm。根茎木质。秆粗壮,坚硬,三棱柱状,上部生叶,下部为褐色无叶的鞘。叶排列紧密,宽46mm,质坚硬,边缘外卷;叶鞘彼此重叠地紧包于秆上。小穗59;顶生小穗雄性,圆柱……...
查看详情 >> -
小狗脊2022-10-07 19:20:37
中药材“小狗脊”。别名:冷蕨萁、复叶耳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常绿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海南等地。原形态:植株高60110cm。根茎横生,密被黄褐色、覆瓦状排列的披针形鳞片,长约1cm,先端长渐尖。叶近生;叶柄长5060cm,禾秆色,下部密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轴及各回羽轴下面疏被黑褐色的纤毛状鳞片;叶片三角形,长5055cm,基部宽2530……...
查看详情 >> -
大麻药2022-10-07 19:22:53
中药材“大麻药”。别名:麻里麻、镰叶山扁豆。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灌丛疏林之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和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1~2米。根粗壮,纺锤形或圆柱形,外面棕色,有较多纤维和淀粉。茎缠绕,有棱,稍被短毛,老渐脱落;三出复叶;具长柄,长2~5厘米基部弯曲如镰;卵状披针形托叶2,有线纹,中间小叶菱状宽卵形,较大,两侧小叶斜卵形,长2~6厘米,……...
查看详情 >> -
地锦苋2022-10-07 19:25:08
中药材“地锦苋”。别名:地锦草。生境分布: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rone)。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治痢疾。用法用量:1~4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及西沙群岛等地。原形态:直立或披散草本,高约35m。茎被贴生白色长柔毛。单叶对生;叶柄短或无;叶片长椭圆……...
查看详情 >> -
变叶美登木2022-10-07 19:27:24
中药材“变叶美登木”。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平地及海岸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原形态:变叶美登木 灌木,高达3m。12年生小枝先端尖锐成刺,密被短锈色毛。叶互生;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叶片近革质,宽倒卵形至窄长倒卵形,长1.54cm,宽12cm,……...
查看详情 >> -
刺玫果2022-10-07 19:30:02
中药材“刺玫果”。别名:刺莓果、刺木果。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4302500m的山坡阳处或杂木林边、丘陵草地。 2.生于山坡阳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地区。原形态:1.山刺玫 直立灌木,高12m。枝无毛,小枝及叶柄基部有成对的黄色皮刺,刺弯曲,基部大。羽状复叶,小叶79,连叶柄长410cm……...
查看详情 >> -
东方荚果蕨2022-10-07 19:34:48
中药材“东方荚果蕨”。别名:大叶蕨、马来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600m的山坡阴湿灌木丛中或山谷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原形态:植株高达100cm。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3080cm,禾秆色;叶片长椭圆形,长5080cm,宽2540cm,顶……...
查看详情 >> -
鹿梨2022-10-07 18:28:01
中药材“鹿梨”。别名:檖(《诗经》),赤罗(《毛诗传》),罗(《尔雅》),山梨、杨檖、鼠梨、赤萝(陆玑《诗疏》),树梨(《纲目》),酸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野梨(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本草图经》。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及杂木林中,分布广东、江西、浙扛、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9米。树皮灰黑色;小枝光滑;冬……...
查看详情 >> -
马钱子2022-10-07 18:31:37
中药材“马钱子”。性状:本品呈钮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直径1.5~3cm,厚0.3~0.6cm。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色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无臭,味极苦。贮藏:置干燥处。炮制:生马钱子除去杂质。……...
查看详情 >> -
金挖耳2022-10-07 18:36:27
中药材“金挖耳”。别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荒地。分布四川、贵州、湖南、福建以及东北等地。产于四川、福建、湖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毛。茎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