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手花2022-10-07 19:32:29

    中药材“佛手花”。别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出处:《随息居饮食谱》。生境分布:主产四川、浙江。此外,云南、广东等地亦产。性状:干燥花朵,长约1.5厘米,花柄短,约2~5毫米;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花瓣5,长披针形,长1~1.2厘米,宽3~5毫米,两边向内卷曲,外表淡棕黄色,有棕褐色麻点;雄蕊多数,黄白色,长0.8~1厘米,着生于花盘周围;子……...

    查看详情 >>
  • 东风菜2022-10-07 19:34:48

    中药材“东风菜”。别名:盘龙草、山蛤芦、土苍术、白云草。性味:辛、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感冒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仙白草、山蛤芦(《中国药植志》),盘龙草、白云草(《湖南药物志》),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查看详情 >>
  • 黄海葵2022-10-07 18:26:47

    中药材“黄海葵”。别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体常埋于沙中,下端有圆形足盘,固着于沿海高潮线岩石上或残水坑沙中石上。当退潮时,触手伸展如菊花状,若遇惊动即缩于泥沙中。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原形态:黄海葵,体态多变,伸展时呈圆筒形;收缩时呈左右对称的相合状,体高3090mm,体宽3070mm……...

    查看详情 >>
  • 鸡肚肠草2022-10-07 18:29:15

    中药材“鸡肚肠草”。别名:小鸡草、鱼肚肠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的山坡路边、山麓、田埂边及庭园草丛中。分布于浙江等地。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10~28厘米。茎纤弱柔软,下部伏卧,节上生不定根,上部斜上,叉式分枝,除一侧有细毛1列外,余均平滑无毛,淡绿色。叶对生,狭卵形至广卵形,茎下部的叶具翼状柄,上部叶无柄。花白色,单生于叶腋,或成……...

    查看详情 >>
  • 鲥鱼鳞2022-10-07 18:30:26

    中药材“鲥鱼鳞”。出处:《本经逢原》。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青荚叶茎髓2022-10-07 18:32:48

    中药材“青荚叶茎髓”。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嫩枝绿以或紫绿色,叶痕显着。叶互生;叶柄长15cm;托叶线状分裂;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罕为卵状披针形,长313cm,宽1.59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有刺状齿。花雌雄异株;雄花约512朵形成密聚伞花序;雌花具梗,单生或23朵簇生地叶上面中脉的中部或近基部;花瓣35,三角状卵形……...

    查看详情 >>
  • 银兰2022-10-07 18:35:06

    中药材“银兰”。生境分布:陕西、浙江、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高热不退,口干,小便不通。用法用量:鲜全草1两,忍冬藤、醉鱼草根、甘草各3~5钱,水煎服。别名:鱼头兰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和甘肃(南部)、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查看详情 >>
  • 金刚口摆2022-10-07 18:36:28

    中药材“金刚口摆”。别名:黄栀子。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中。分布广东、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南部。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全体无毛。叶散生或聚生于枝顶,呈假轮生,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22厘米,宽0.6~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中脉在上面微凹,下面隆起。伞房花序生于枝顶;花淡黄色,花梗细,长6~10……...

    查看详情 >>
  • 辣子草2022-10-07 18:38:45

    中药材“辣子草”。别名: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生境分布:浙江、江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消炎。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用法用量:1~2两;外用干粉外敷。别名:兔儿草、铜锤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庭园、荒地或山坡。分布西南和浙江、江西。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

    查看详情 >>
  • 蝮蛇骨2022-10-07 18:41:09

    中药材“蝮蛇骨”。出处:《本草拾遗》。功能主治:《本草拾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