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山茶2022-10-07 19:04:52

    中药材“滇山茶”。别名:南山茶、云南茶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原形态:滇山茶 灌木或小乔木,高至15m。叶互生;叶柄长815m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m,宽2.5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有细锯齿,叶脉网在叶上面清晰可见,叶干后带黄色。花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花瓣56个,栽培品均为重瓣,先端微凹;花丝无……...

    查看详情 >>
  • 水金凤2022-10-07 19:07:16

    中药材“水金凤”。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阴囊湿疹。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敷患处。治阴囊湿疹用鲜品捣烂取汁外搽。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溪边等湿地。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肉质草本,高约35~70厘米。茎淡绿色,密生细红点。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查看详情 >>
  • 橙子2022-10-07 19:09:23

    中药材“橙子”。别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出处:《食性本草》。生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均有栽培。原形态:香橙,又名:蟹橙。 常绿小乔木,高达4~6米。枝细长,有长棘针。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3.5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尖,微凹,基部圆形或圆楔形,叶缘有浅波……...

    查看详情 >>
  • 树萝卜2022-10-07 19:11:37

    中药材“树萝卜”。别名:葫芦暗消、陆次、猴子板凳、瘿袋花。性味:涩、淡,凉。功能主治: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肝炎,水肿,无名肿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3~5钱,外用干品研粉外敷。别名:石萝卜、叶上花。出处:《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附生于潮湿的杂木林中树上。分布西南地区。原形态:常绿附生小灌木,高20~50厘米。根膨大似萝……...

    查看详情 >>
  • 杉木节2022-10-07 19:13:56

    中药材“杉木节”。别名:杉节(《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图经》。功能主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瘀。 ①《本草图经》:...

    查看详情 >>
  • 抓地龙2022-10-07 19:16:12

    中药材“抓地龙”。别名:山文竹、糙叶天冬、毛叶天冬、霸天王、寄马桩。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低山的山坡。灌木丛中或田野、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和宁夏等地。原形态:攀援天冬,攀援植物。块根呈近圆柱形,肉质,直径715mm。茎有分枝,表面平滑无毛,长约20100cm,分枝具纵凸纹,常见有软骨质齿。叶状枝每410枚组成簇,呈扁平圆柱……...

    查看详情 >>
  • 山薄荷2022-10-07 19:18:27

    中药材“山薄荷”。别名:摩眼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吉林中草药》。生境分布:常生于干燥地,多见于田地、路旁、固定砂丘、草原等处。分布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株密被短毛,香气较浓。茎四棱形。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7~13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近……...

    查看详情 >>
  • 小杉藻2022-10-07 19:20:42

    中药材“小杉藻”。别名:茶米菜、小杉海苔、小葡萄藻、茶叶藻。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间带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 广东等沿海。原形态:藻体红紫色,有光泽,软骨质,强韧,密集丛生,高12cm,也有达4.5cm者,宽12mm,体匍匐,相互重叠成团块状,直立枝扁平,分枝亚羽状,不规则互生或对生,分枝先端尖细,常反……...

    查看详情 >>
  • 埋博树2022-10-07 19:25:13

    中药材“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涩,温。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痢疾。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每日1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601800m的山地疏林中。 2.生于海拔9002000m的常绿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查看详情 >>
  • 古山龙2022-10-07 19:27:29

    中药材“古山龙”。别名:黄藤、黄连藤。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治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皮肤湿疹,脓疱疮,阴道炎。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别名:黄连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大山森林谷地或山腰密林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