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革耳2022-10-07 18:53:20
中药材“紫革耳”。别名:光革耳、蘑菇。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阔叶林的切株及腐木上。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云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别名:光革耳。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腐木或伐桩上。夏季丛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甘肃、河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子实体初期肉质,后变为强韧革质。菌盖扁平,后为漏斗形,罕为贝壳……...
查看详情 >> -
秋海棠果2022-10-07 18:55:40
中药材“秋海棠果”。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以,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雄……...
查看详情 >> -
百步还阳丹2022-10-07 18:58:03
中药材“百步还阳丹”。别名:鸟巢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强心兴奋,活血散瘀。用于外伤性昏迷,跌打损伤,骨折。用法用量:0.5~1钱,研粉,温开水冲服;外用适量,研粉或捣烂敷患处。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林缘。分布东北及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球形;茎直立,单一,高10~15厘米。基生叶2枚,对生;宽披针形或卵状披针……...
查看详情 >> -
甜瓜根2022-10-07 19:00:20
中药材“甜瓜根”。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狗肉2022-10-07 19:02:38
中药材“狗肉”。出处:《别录》。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原形态:狗(《左传》),又名:犬(《左传》),黄耳(崔豹《古今注》),地羊(《纲目》),家犬(《医林纂要》)。 小型家畜,体形大小和毛色,随品种而异。通常颜面部向前突出成口吻,吻长而尖。口有深裂,齿常外露;舌长而薄,表面平滑。耳短,直立或稍下垂,能自由转动。四肢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爪不能……...
查看详情 >> -
滇海水仙花2022-10-07 19:04:55
中药材“滇海水仙花”。别名:大报春花、水白菜、大癞痢。出处:滇海水仙花始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
查看详情 >> -
水蛇2022-10-07 19:07:18
中药材“水蛇”。别名:公蛎蛇(陶弘景)。出处:《纲目》。生境分布:生活于水田、池、沟等地。捕食鱼类。有轻微毒性。分布广东、广西、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台湾等地。原形态:全长25~7O厘米。尾短。鼻间鳞1片。额鳞1片,上唇鳞7~8片,第4片入眼;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颞颥鳞1+2。体鳞光滑,21(23)行。腹鳞128~154片。肛鳞二分。尾下鳞35~……...
查看详情 >> -
栗荴2022-10-07 19:11:40
中药材“栗荴”。出处:《纲目》。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木鳖子2022-10-07 19:13:58
中药材“木鳖子”。性状:本品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贮藏:置干燥处。炮制:木鳖子:去壳取仁,捣碎。 木鳖子霜:取净木鳖子仁,炒热,研末,用纸包裹,加压去油。本品为……...
查看详情 >> -
山莴苣2022-10-07 19:18:30
中药材“山莴苣”。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用于阑尾炎,扁桃体炎,子宫颈炎,产后瘀血作痛,崩漏,痔疮下血;外用治疮疖肿毒。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野生菜(《广州植物志》),土莴苣(中山植物园《栽培植物名录》),鸭子食(《东北植物检索表》),苦芥菜、苦菜(《中国药植图鉴》),野莴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