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卫矛2022-10-07 19:34:58

    中药材“东北卫矛”。别名:毛腺卫矛、鬼箭羽、卫矛、四棱树、毛叶卫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白山及华北。原形态:毛脉卫矛 落叶灌木,植株高可达3m。小枝略呈四棱形,绿色,通常具24木栓翅。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近革质或厚纸质,倒卵形、菱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

    查看详情 >>
  • 黄珠子草2022-10-07 18:26:52

    中药材“黄珠子草”。别名:乳痈根。生境分布: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健胃消积。 小儿疳积:鲜全草3~5钱,水煎服,或蒸猪瘦肉服。 乳腺炎:鲜全草捣烂外敷,并用全草水煎外洗。别名:珍珠草、鱼骨草、日开夜闭(《南宁市药物志》),地珍珠、假芋(《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田野湿润处。分布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

    查看详情 >>
  • 鸡肠2022-10-07 18:29:20

    中药材“鸡肠”。出处:《本经》。功能主治:治遗尿,遗精,白浊,痔漏。 ①《本经》:...

    查看详情 >>
  • 鲈鱼2022-10-07 18:30:31

    中药材“鲈鱼”。别名: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食疗本草》。生境分布:分布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原形态: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在第1背鳍起点处隆起。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略尖,中等大。吻尖,口大,稍倾斜,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锄骨、口盖骨上都有细齿,舌平滑无齿。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后角下缘有3个大棘,鳃盖后缘具1棘……...

    查看详情 >>
  • 青蛙2022-10-07 18:32:53

    中药材“青蛙”。别名:蛙鱼(《汉书》),蛙、长股(《别录》),田鸡、青鸡,坐鱼、蛤鱼(《纲目》)。出处:《日华子本草》。原形态:①黑斑蛙 体长约7~8厘米,雄者略小。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口阔,吻钝圆,吻棱不显,口内锄骨齿2小团,左右不相遇;近吻端有小形鼻孔2个。眼大而凸出,眼间距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大而明显。体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2背侧褶间有4……...

    查看详情 >>
  • 阳桃根2022-10-07 18:34:02

    中药材“阳桃根”。出处:《岭南采药录》。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金丝藤仲2022-10-07 18:36:37

    中药材“金丝藤仲”。别名:银丝杜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嘿当杜(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密林箐边阴湿处。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常绿攀援状灌木。茎黄褐色,有白色乳汁,干后有弹性。叶对生,稀3枚轮生,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光滑无毛。花小,为疏散、顶生的阔圆锥花序;萼小,5裂,里面有腺体;花冠近钟状,喉宽而秃裸,裂片……...

    查看详情 >>
  • 蝇虎2022-10-07 18:41:19

    中药材“蝇虎”。别名:蝇狐、蝇蝗、蝇豹(崔豹《古今注》)。出处:《纲目拾遗》。原形态:体小,长约1厘米,全身被绒毛,背面有黑色或灰黄色的斑纹。头端有细小的口;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背侧的前端,以2、2、4排成3列,第1列的2个单眼最大。头胸部呈四角形,下有附肢6对,第1对呈螯状,内有毒腺;第2对为脚须,如触角,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其他4对为步足,粗短,跗节末……...

    查看详情 >>
  • 蓝花棘豆2022-10-07 18:43:44

    中药材“蓝花棘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新华本草纲要》:河北、山西以根作为黄芪使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林间草甸、河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原形态:蓝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主根粗壮,外皮暗褐色。地上茎缩短或无地上茎。奇数羽状复叶,长520cm;托叶披针形,膜质,先端长渐尖,中部以下与叶柄合生,被柔毛。小叶……...

    查看详情 >>
  • 草牡丹2022-10-07 18:46:11

    中药材“草牡丹”。别名:牡丹藤。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用于肠炎,痢疾,风湿关节肿痛;外用治疮疖肿毒,结核性溃疡、瘘管。用法用量:3~6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别名:牡丹藤。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沟谷、路旁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河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