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大豆叶2022-10-07 18:25:41
中药材“黑大豆叶”。出处:《纲目》。化学成分:大豆叶含叶酸2.10微克/克,亚叶酸0.24微克/克,核黄素2.4毫克%,维生素A_142.2国际单位/克,类胡萝卜素0.8~1.1毫克/100平方厘米叶面积,尚含顺乌头酸、景天庚糖等。功能主治:治血淋,蛇咬。复方:①治蛇咬:黑豆叶蛙、杵,敷之,日三易,良。(《广利方》) ②治血淋:大豆叶一把,水四升,煮取二升,……...
查看详情 >> -
马甲子根2022-10-07 18:31:43
中药材“马甲子根”。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常栽培作绿篱。分布台湾、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产四川、广西等地。原形态:马甲子,又名:铁篱笆(《草木便方》),竻仔、雄虎刺、石刺木、乌刺仔、刺盘子、狗骨竻、秤锤竻。 灌木,高达3米。幼枝及嫩叶多少被茸毛,后变无毛;小枝具直而尖利的刺,刺由托叶变成……...
查看详情 >> -
野黄麻2022-10-07 18:36:36
中药材“野黄麻”。别名:甜麻、针筒草。性味:苦,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拔毒。用于中暑发热,痢疾,咽喉疼痛;外用治疮疖肿毒。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别名:假麻区、水丁香、假黄麻、野木槿、雨伞草、长果山油麻、山黄麻、铁茵陈、藤连皂、土巨肾、野麻、络麻、针筒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旷野、村旁、路边、田边。 ……...
查看详情 >> -
越南樟皮2022-10-07 18:38:54
中药材“越南樟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原形态:越南樟常绿乔木,高达30m。树皮灰褐色,枝条呈褐色,无毛,幼时略被微柔毛,后渐脱落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515mm,无毛;叶片卵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17cm,宽2.5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光亮,无毛,……...
查看详情 >> -
蝴蝶藤2022-10-07 18:41:19
中药材“蝴蝶藤”。别名:蝴蝶草。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止血调经,散瘀止痛。用于吐血,便血,产后流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胃痛,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用法用量:1~2钱。别名:花叶蝴蝶藤、双飞蝴蝶草、半边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550m的石灰岩山地林中,山坡灌丛或疏林下半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具腋生卷须;根木……...
查看详情 >> -
草灵芝2022-10-07 18:46:10
中药材“草灵芝”。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安神。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用法用量:0.5~1两。别名:铁刷把、万年青、八股绳、雪灵芝、水灵芝、水麻黄。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000m的灌丛中或垫状灌丛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查看详情 >> -
臭辣树2022-10-07 18:48:33
中药材“臭辣树”。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止咳。用于麻疹后咳嗽。用法用量:鲜果实5~6钱。别名:野米辣(《广西药植名录》),刁近树、臭桐子树(江西《草药手册》)。出处:《广西药植名录》。生境分布: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地上,山溪边湿润树丛中。分布江西、浙江及长江上、下游各地。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米,树皮平滑,淡灰色至暗灰色,……...
查看详情 >> -
绿豆叶2022-10-07 18:50:56
中药材“绿豆叶”。出处:《纲目》。性味:《本草汇言》:...
查看详情 >> -
紫葛2022-10-07 18:53:22
中药材“紫葛”。别名:见肿消、梦中消、见毒消、外红消、山葫芦蔓子、老鸹眼、褶文秧。出处:1.紫葛始载于《新修本草》,谓:“苗似葡萄,根紫色,大者径二三寸,苗长丈许。”2.《蜀本图经》谓:“蔓生,叶似蘡薁,根皮肉俱紫色,所在山谷有之,今出雍州,三月八月采根皮日干。”3.《日华子》曰:“紫葛有两种,此即是藤生者。”4.《本草图经》曰:“紫葛,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
查看详情 >> -
秋海棠茎叶2022-10-07 18:55:43
中药材“秋海棠茎叶”。出处:《陆川本草》。性味:《陆川本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