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菍果2022-10-07 19:25:20
中药材“地菍果”。原形态:矮小灌木,高1030cm。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26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先端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花梗210mm;花5数,花萼管长约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有时……...
查看详情 >> -
参须2022-10-07 19:27:36
中药材“参须”。别名:人参须。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小叶柄长13cm;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下方2片小叶较小,长24cm,宽11.5cm,上部3小叶长4.515cm,宽2.……...
查看详情 >> -
刷把草2022-10-07 19:30:15
中药材“刷把草”。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坡地向阳处或半阴处。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原形态:直立草本,高可达60厘米,有分枝。主根粗短,须根细。茎圆柱形,中空,绿色,有2槽,槽中生柔毛。单叶对生;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2~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齿,基部渐狭,两面光滑;无柄或近于无柄。花单生叶腋;具长梗;花萼深4裂,裂片披……...
查看详情 >> -
仔榄树2022-10-07 19:32:41
中药材“仔榄树”。别名:黄平树、洪达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常散生于山谷、水沟分土壤肥沃湿润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地区。原形态:乔木,高约8m,胸径1026cm。全株具乳汁;树皮灰褐色;枝条发绿色,无毛。叶对生,近革质,有光泽;叶柄长11.5cm;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916cm,宽……...
查看详情 >> -
三角叶风毛菊2022-10-07 19:35:00
中药材“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生境分布:台湾、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性味:淡,微温。有香气。功能主治:健脾消疳,催乳,祛风湿,通经络。主治产后乳少,白带过多,消化不良,腹胀,小儿疳积,骨折,病后体虚,并治胃寒痛,风湿骨痛。用法用量:3~5钱。外用全草适量,配方捣烂敷患处。别名:白牛蒡根、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翻白……...
查看详情 >> -
龟肉2022-10-07 18:24:25
中药材“龟肉”。出处:《别录》。原形态: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黄牛毛藓2022-10-07 18:26:53
中药材“黄牛毛藓”。别名:刀口药、金牛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地上。春季至秋季多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江苏、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植物体丛生,黄绿色,高0.51cm,略具光泽。茎直立,少分枝。叶片倾立,略向一侧弯曲,叶片长卵圆形,向上渐成细长尖,先端具齿突;中肋扁阔,突出叶尖,上部……...
查看详情 >> -
青葙花2022-10-07 18:32:54
中药材“青葙花”。出处:《江西本草》。性味:《江西草药》:...
查看详情 >> -
铁线草2022-10-07 18:35:11
中药材“铁线草”。别名:绊根草、蟋蟀草、动地虎、巴根草、草皮子。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脚气水肿,风湿骨痛,荨麻疹,半身不遂,手脚麻木,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疮痈,小腿溃疡。用法用量:全草0.5~1两,根状茎1~2两,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嫩叶捣烂敷……...
查看详情 >> -
金丝木通2022-10-07 18:36:39
中药材“金丝木通”。别名:山棉花、风藤草。性味:根、茎:甘、微苦,平。 花:淡,平。功能主治:根、茎:利尿消肿,祛风湿,活血化瘀。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关节炎,闭经,跌打损伤,骨折。 花:止血,止带。用于鼻衄,崩漏,白带;外用治烧烫伤。用法用量:根、茎:3~5钱,外用适量,鲜根捣烂敷患处。 花:0.5~1钱,微火炒黄研末吞服,外用适量,烧灰存性,麻油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