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楠材2022-10-07 19:10:18
中药材“楠材”。出处:楠木一名,最早见于《肘后方》,梁《别录》称楠材,唐《本草拾遗》称...
查看详情 >> -
柘木白皮2022-10-07 19:12:35
中药材“柘木白皮”。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显脉罗伞2022-10-07 19:14:54
中药材“显脉罗伞”。别名:三叶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内、山谷、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贵州。原形态:直立或蔓生小灌木,高约2m。小枝灰褐色,无刺,小枝及伞梗幼时有棕色短柔毛。常状复叶,有小叶35枚;叶柄微有小刺;小叶片坚纸质,椭圆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120cm,宽57cm,边缘具明显细锯齿,侧脉1020对或更多。伞形花序36枚,组成……...
查看详情 >> -
干蕨鸡2022-10-07 19:17:09
中药材“干蕨鸡”。别名:金鸡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干旱山坡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茎长而匍匐,密被灰棕色至棕色鳞片状叶,向下生有灰白色根托,向上疏分枝;下部长柄状,不分枝;上部三至四回分枝,分枝直立或斜升,高528cm。主茎及老枝基部的叶广卵形,边缘灰白色,膜质,具不规则细锯齿;叶背上部呈隆脊状……...
查看详情 >> -
山柳菊2022-10-07 19:19:25
中药材“山柳菊”。别名:伞花山柳菊、柳叶蒲公英。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积。用于痈肿疮疖,尿路感染,腹痛积块,痢疾。用法用量:3~5钱。别名:九里明、黄花母(《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生于山麓、原野、沟边有积水或潮湿的地方。分布江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基生叶线状长椭圆形,长约30厘米,宽1.……...
查看详情 >> -
密枝问荆2022-10-07 19:21:39
中药材“密枝问荆”。别名:小笔筒草、小木贼、笔筒草、马浮草、马尾草、眉毛草、接续草、别合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空旷潮湿的沙土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可达60cm。根茎横走,黑色,节和根有黄棕色长毛。茎绿色,直径23mm,分枝多而细密,主枝有棱脊610条,棱脊上有1行小疣状突起。叶退化,轮生,鞘筒……...
查看详情 >> -
大木通2022-10-07 19:23:56
中药材“大木通”。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3200m的山坡或山沟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和东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原形态:粗齿铁线莲,落叶藤本。小枝密生白色短柔毛,老时外皮剥落。叶对生,一回羽状复叶;叶柄长3.56.5cm;小叶……...
查看详情 >> -
圆萼刺参2022-10-07 19:26:12
中药材“圆萼刺参”。别名:华刺参。生境分布: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健胃,催吐,消肿。主治胃痛等症。外用治疮痈肿痛。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别名:摩苓草、华刺参。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000m的高山草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原形态……...
查看详情 >> -
华南皂荚2022-10-07 19:28:28
中药材“华南皂荚”。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华南皂荚 乔木,高342m。小枝灰褐色,无毛。刺粗壮,长513cm,基部圆柱形,具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具槽;小叶59对,薄革质,菱状长圆形,长27(12)cm,宽1.53(5)cm,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具……...
查看详情 >> -
六轴子2022-10-07 19:31:07
中药材“六轴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药材学》)。出处:《饮片新参》。生境分布: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原形态:为干燥成熟的果序,果实长椭圆形,略弯曲,长2~3厘米,径0.7~1厘米。果皮栗褐色,微具光泽,有柄,长1.5~3厘米;萼片宿存,……...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