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木灰2022-10-07 19:10:49
中药材“梨木灰”。出处:《纲目》。功能主治:《纲目》:...
查看详情 >> -
枇杷2022-10-07 19:13:08
中药材“枇杷”。出处:《别录》。生境分布: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地。分布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密……...
查看详情 >> -
斑鸠菊2022-10-07 19:15:25
中药材“斑鸠菊”。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生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消炎,解毒。主治阑尾炎,疮疖。用法用量:3~5钱;外用研粉,调敷患处。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火炭树、火炭叶、火烧叶、火烫叶、火藤菊。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700m的山坡阳处、草坡灌丛、山谷疏……...
查看详情 >> -
岩黄连2022-10-07 19:17:42
中药材“岩黄连”。别名:岩胡。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岩上。分布贵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倒圆锥形,肉质。茎单一或丛生,高15~20厘米。叶互生,基生叶柄较长:叶片革质,羽状复叶,小叶片3深裂或3浅裂,最后裂片先端圆钝,或微有浅裂。总状花序顶生。蒴果线形,膜质,黄色,成熟时2瓣裂。种子细小。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复方……...
查看详情 >> -
姜三七2022-10-07 19:22:10
中药材“姜三七”。别名:三七姜、姜叶三七、土田七、竹叶三七、姜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外用治虫蛇咬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1~3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研粉或用炭粉撒敷患处。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涧、林下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矮小秃净草本,有香味。叶数枚,卵形,二列……...
查看详情 >> -
大叶桉果2022-10-07 19:24:26
中药材“大叶桉果”。原形态:大乔木,高达20m。树皮不剥落,深褐色,厚约2cm,有不规则斜裂沟;嫩枝有棱。幼嫩叶对生,叶片厚革质,卵形,长约11cm,宽达7cm,有柄;成熟叶互生,叶片厚革质,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长817cm,宽37cm,两面均有腺点;叶柄长1.52.5cm。伞形花序粗大,有花48朵,总梗压扁;花梗短,粗而扁平;花蕾长1.42cm,宽78m……...
查看详情 >> -
商陆2022-10-07 19:26:43
中药材“商陆”。别名:花商陆、见肿消[贵州、云南]、土冬瓜、抱母鸡、土母鸡、地萝卜、章柳、金七娘、莪羊菜、山萝卜[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性状:本品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厚薄不等。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横切片弯曲不平,边缘皱缩,直径2~8cm;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纵切片弯曲或卷曲,长5~8cm,宽1~2cm,木部呈平……...
查看详情 >> -
千叶独活2022-10-07 19:29:02
中药材“千叶独活”。别名:多裂独活、藏当归。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5000m的山坡、草地、山顶或沙砾、沟谷、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有柔毛。根细长圆柱状,棕褐色,长约20cm,根颈部残留褐黄色叶鞘纤维。茎直立。基生叶叶柄长29cm,基部宽鞘状;叶片轮廓为披针形,长516c……...
查看详情 >> -
兔头骨2022-10-07 19:31:39
中药材“兔头骨”。出处:《别录》。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鼠尾粟2022-10-07 18:25:14
中药材“鼠尾粟”。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生境分布:陕西及长江以南地区。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治伤暑烦热,痢疾,热病便泌,小儿时热,尿血。用法用量:2~3两。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旷野和路旁。分布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丛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