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靛根2022-10-07 19:23:01
中药材“大靛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性味:《生草药性备要》:...
查看详情 >> -
地蚕2022-10-07 19:25:16
中药材“地蚕”。别名: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用于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炖猪瘦肉服。别名:土虫草、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土石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田地及草丛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及……...
查看详情 >> -
台湾榕2022-10-07 19:27:32
中药材“台湾榕”。别名:长叶牛奶树。生境分布:台湾、长江中、下游和以南各省。性味:甘、微涩,平。功能主治:柔肝和脾,清热利湿。主治急、慢性肝炎,腰脊扭伤,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用法用量:2~3两,外用适量。别名:长叶牛奶树、水牛奶、狗奶木、羊屎木、长叶牛乳树、羊乳子、羊奶子、牛奶果、大同木、天星木、水槟榔、仙人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
查看详情 >> -
刺梨2022-10-07 19:30:11
中药材“刺梨”。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生境分布: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木林旁。分布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原形态:刺梨,又名:送春归(《宦游笔记》),缫丝花。 落叶灌木,高约1米。多分枝,遍体具短刺,刺成对生于叶之基部。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着生……...
查看详情 >> -
下山虎2022-10-07 19:34:56
中药材“下山虎”。别名:小叶石仙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石灰岩山林中的树上、石上或悬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醅和贵州西南部。原形态:广西芒毛苣苔 攀援小灌木。茎长约1m,无毛,不分枝或有少数短分枝。叶对生,无毛;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2.25cm,宽1.42.4cm,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宽楔形或楔状圆形,全缘。……...
查看详情 >> -
龟胆汁2022-10-07 18:24:23
中药材“龟胆汁”。出处:《纲目》。原形态: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黑大豆皮2022-10-07 18:25:40
中药材“黑大豆皮”。别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出处:《纲目》。生境分布:主产江西,江苏。性状:干燥种皮,多卷成不规则的碎片,外表面棕黑色或黑色,常附有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在较大的碎片中,可见到长环形的种脐。内表面暗灰色至暗棕色,光滑。以干燥、色黑、无杂质者为佳。化学成分:黑大豆皮含矢车菊甙和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又含果胶18%。又含乙酰丙酸和多种糖类。性味……...
查看详情 >> -
马缨花2022-10-07 18:31:42
中药材“马缨花”。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植名录》),苍山杜鹃(《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村边的灌木丛中。分布西南地区。原形态:常绿乔木,高3~8米。树皮棕色,呈不规则片状剥裂.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全缘而微波状……...
查看详情 >> -
越王余筭2022-10-07 18:38:53
中药材“越王余筭”。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 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中。 春吐苗,其心若骨,白而且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以上两种均栖息于水深820m的浅海区,附着在硬底可珊瑚礁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沿海、海南及西沙群岛的等海域。原形态:1.灯芯柳珊瑚,群体呈鞭状或简单分枝……...
查看详情 >> -
蝮蛇脂2022-10-07 18:41:18
中药材“蝮蛇脂”。出处:《本草拾遗》。功能主治:《纲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