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鹅臎2022-10-07 18:28:25
中药材“鹅臎”。别名:鹅尾罂(《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化学成分: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其组成为:水分60.807%,固形物39.193%,蛋白质17.966%,乙醚溶出部分18.777%、溶性灰分0.371%,不溶性灰分0.336%,高级醇7.423%,油酸5.848%,低级脂肪酸0.373%,卵磷脂0.233%。乙醚溶出……...
查看详情 >> -
鸡冠花2022-10-07 18:29:37
中药材“鸡冠花”。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贮藏:置通风干燥处。炮制:鸡冠花:……...
查看详情 >> -
钻天杨2022-10-07 18:35:27
中药材“钻天杨”。别名:笔杨、箭杆杨、白杨树。生境分布:各地栽培。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疼痛,脚气肿:树皮泡酒服。 高血压:树皮1两,水煎服。 烧烫伤:枝适量,烧成灰,加冰片少量,用香油调匀,涂患处。 肝炎,痢疾,感冒:鲜树皮2~4两,水煎服。 疥癣秃疮:树皮烧炭,香油调搽,一日数次,或树皮、花熬膏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光……...
查看详情 >> -
野绿麻根2022-10-07 18:37:09
中药材“野绿麻根”。别名:牡丹三七、华艾麻草、红禾麻根、铁秤铊、红火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边山谷。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80cm。根纺锤形。有棱,疏生螫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6cm,有稀疏螫毛;通常托叶腋生出13个褐色小珠芽;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81……...
查看详情 >> -
豨莶根2022-10-07 18:39:31
中药材“豨莶根”。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蛇葡萄根2022-10-07 18:41:55
中药材“蛇葡萄根”。别名:山葡萄根(《江西草药》),野葡萄根(《泉州本草》),蛇白蔹(《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性味:①《泉州本草》:...
查看详情 >> -
葱白2022-10-07 18:44:17
中药材“葱白”。别名:大葱。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脐部或患处。备注:(1)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以助发汗。临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葱白辛温,能通阳气而散阴寒,配合干姜、附……...
查看详情 >> -
苹果2022-10-07 18:46:45
中药材“苹果”。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原产欧洲及中亚。现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广为栽培。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米。幼枝有绒毛,芽有短柔毛。叶广椭圆形至椭圆形,或卵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稍尖,基部阔楔形,边……...
查看详情 >> -
胡桃青皮2022-10-07 18:49:07
中药材“胡桃青皮”。别名:青胡桃皮(《救急方》),青龙衣(《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开宝本草》。生境分布:主产河北、山东、山西。此外,陕西、东北等地亦产。性状:干燥肉质果皮,为皱缩的半球形,或块片状,纵面多向内卷曲,直径约3~5厘米,厚约6~10毫米。表面较光滑,黑绿色,有黑色斑点,一端有一果柄断痕。内表面黄白色,不平坦。气无,味苦涩。以块大、肉厚、整齐……...
查看详情 >> -
细木通2022-10-07 18:51:35
中药材“细木通”。别名:粗糠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边、小河边、路旁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新疆。原形态:莓叶铁线莲,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皱纹,被开展的淡灰黄色柔毛。叶对生,三出复叶;叶柄长68cm,实习期被柔毛;小叶片卵圆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部2、3的边缘有粗钝锯齿,下部丛缘,其出弧形主脉35条,下面主脉及侧脉均隆起,两面被淡灰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