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木2022-10-07 18:47:05
中药材“苦木”。别名:苦皮树、苦树皮、苦皮子、苦胆木、赶狗木、熊胆树、土樗子。性状:本品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色,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近无柄,长4~16cm,宽1.5~6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稍圆,边……...
查看详情 >> -
肉根还阳参2022-10-07 18:49:29
中药材“肉根还阳参”。别名:一支箭、万丈深、芫菁还阳参、抽葶还阳参。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炎生肌。用于夜盲,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全草外用治刀枪伤,疮伤,开放性骨折。用法用量:根3钱。全草外用适量,捣敷。别名:大一支箭、一支箭、铺地风、万丈深、抽葶还阳参、大地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
查看详情 >> -
红薯细辛2022-10-07 18:51:58
中药材“红薯细辛”。别名:小萼飞蛾藤。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16002500m的疏林或箐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原形态:攀援灌木。分枝长,有棱,幼时红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6cm,具槽;叶片宽卵状心形,长912cm,宽710cm,先端骤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耳状近半圆形,两面被贴生疏柔毛,背面苍白色;基出脉7条,网脉密。总状……...
查看详情 >> -
石蒜2022-10-07 18:56:38
中药材“石蒜”。别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龙爪花、蟑螂花、野蒜、一枝箭[江西]、避蛇生[湖北]。性味:辛、甘,温。有毒。注意:石蒜碱有强力催吐作用,故有用石蒜治食物中毒者,催吐用3~5钱。除此之外,一般不作内服。功能主治:消肿,杀虫。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备注:(1)石蒜碱接触皮肤……...
查看详情 >> -
白石榴花2022-10-07 18:59:00
中药材“白石榴花”。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产四川。原形态:①白石榴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6米。小枝圆形或有微棱,枝端呈刺状,光滑无毛。叶对生或簇生于短枝,具短叶柄;叶片矩圆形、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3厘米,宽约1.5厘米,先端钝,无毛,有光泽。花白色,径约3厘米。浆果近球形,径约10厘米,褐黄色至红色,内具薄隔膜。种子多数,包藏于红色或淡红色的果……...
查看详情 >> -
牛喉咙2022-10-07 19:03:34
中药材“牛喉咙”。出处:《千金·食治》。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 ①《千金·食治》:...
查看详情 >> -
水曲柳2022-10-07 19:08:13
中药材“水曲柳”。出处:始载于《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或河谷平缓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湖北。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m以上。树皮厚,灰褐色,纵裂。冬芽大,圆锥形,黑褐色,茅鳞外测平滑,无毛,在边缘和内侧被褐色曲柔毛。小枝粗壮,黄褐色全灰褐色,四棱形,节膨大。叶轴上面具平坦的阔沟,沟棱有时呈窄翅状,小叶……...
查看详情 >> -
楠材2022-10-07 19:10:18
中药材“楠材”。出处:楠木一名,最早见于《肘后方》,梁《别录》称楠材,唐《本草拾遗》称...
查看详情 >> -
柘木白皮2022-10-07 19:12:35
中药材“柘木白皮”。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显脉罗伞2022-10-07 19:14:54
中药材“显脉罗伞”。别名:三叶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内、山谷、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贵州。原形态:直立或蔓生小灌木,高约2m。小枝灰褐色,无刺,小枝及伞梗幼时有棕色短柔毛。常状复叶,有小叶35枚;叶柄微有小刺;小叶片坚纸质,椭圆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120cm,宽57cm,边缘具明显细锯齿,侧脉1020对或更多。伞形花序36枚,组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