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山参2022-10-07 19:28:34
中药材“华山参”。别名:热参。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2.5cm。表面棕褐色,有黄白色横长皮孔、须根痕及纵皱纹,上部有环纹。顶端常有1至数个根茎,其上有茎痕及疣状突起。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狭窄,木部宽广,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具烟草气,味微苦,稍麻舌。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炮制:除去杂质,洗净……...
查看详情 >> -
八角莲叶2022-10-07 19:31:13
中药材“八角莲叶”。别名:鬼臼叶。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0022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有少量栽培。 2.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有少量栽培。 3.生于海拔12002200m的山地阴湿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
查看详情 >> -
了哥王根2022-10-07 19:33:38
中药材“了哥王根”。别名:毒除根(《岭南采药录》),地棉根(《广州植物志》),定元根(《广西中兽医药植》),鱼胆根(《南宁市药物志》),地谷根(《广西中药志》),红赤七、七麻根(《闽东本草》),别南根、独薯根、狗信蔃(《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弯曲而有分枝;表面黄棕色,有突起的支根痕……...
查看详情 >> -
鼠标蛇2022-10-07 18:25:01
中药材“鼠标蛇”。别名:草锦蛇、黄闺蛇、水律蛇、水南蛇、长标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区及平原;性粗暴。以蟾蜍、蛙类、蜥蜴、鸟类、鼠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鼠标蛇,全长右达2m以上。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头部黑褐色;腹面黄白色。颊鳞……...
查看详情 >> -
黄茶根2022-10-07 18:26:12
中药材“黄茶根”。别名:女儿茶、岩果紫、女儿红、紫果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50m的山坡、灌丛和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原形态:异叶鼠李 灌木,高1.52m。枝无刺,多分枝,小枝细长,被密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7mm,有短柔毛;托叶小,钻形或线形,宿存;叶片纸质,大小异形,小叶近圆形或卵圆形,长0.51.5cm,先……...
查看详情 >> -
麻鱼胆2022-10-07 18:27:24
中药材“麻鱼胆”。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长江上游各水系的高原宽谷河流中在河湾回水处较常见。以水生动物石蛾幼虫、端足虾、石蝇的稚虫等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生殖期约在45月。 2.喜生活的浅水中,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滩之间流水较缓的地方,或是在深潭、岩石缝中为冷水鱼类,适应强。在咸淡水也可生活。幼鱼孵出后,即成群游泳,多集中于河口。主要摄食动物性……...
查看详情 >> -
高原蚤缀2022-10-07 18:31:02
中药材“高原蚤缀”。别名:甘青蚤缀。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500m的高山草甸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cm。主根细长,木质化,支根须状。茎丛生或斜生,基部稍斜生,宿存纤维状枯萎叶鞘,上部直立,密被淡紫红色腺毛。基生叶线形,长23cm,宽12mm,先端钝,基部较宽,连合成鞘,膜质,边缘稍反卷并具细小突……...
查看详情 >> -
香茅2022-10-07 18:32:14
中药材“香茅”。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疼痛,头痛,胃痛,腹痛,腹泻,月经不调,产后水肿,跌打淤血肿痛。用法用量:3~5钱;或提取香茅油,每服数滴。别名:大风茅(《岭南采药录》),柠檬茅(《种子植物名称》),柠檬草(《广州植物志》),茅草茶、姜巴茅(《贵州民间药物》),姜草、香巴茅(《四川中药志》),香……...
查看详情 >> -
野核桃仁2022-10-07 18:37:35
中药材“野核桃仁”。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溪谷两旁。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原形态:野核桃,又名:山核桃、野胡桃。 落叶乔木,高15~25米。小枝具褐色皮孔,并有腺毛及星状毛,髓部疏松成薄片状。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厘米;叶轴及叶柄具腺毛和星状毛;小叶9~17,无柄,卵形或卵状长圆……...
查看详情 >> -
豆腐渣2022-10-07 18:39:57
中药材“豆腐渣”。别名:雪花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功能主治:治疮疡肿毒,大便下血。复方:①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豆腐渣在砂锅内焙热,看红肿处大小,量作饼子贴土,冷即更换,以愈为度。(王玷桂《不药良方》) ②治臁疮、裙边疮烂臭起沿:生豆腐渣,捏成饼,如疮大小,先用清茶洗净,绢帛拭干,然后贴上,以帛缠之,一日一换,其疮渐小,肉渐平。(《养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