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苔垢菜2022-10-07 18:47:12
中药材“苔垢菜”。别名:紫菜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在沿海中、高潮带岩石或贝壳上。 资源分布:广布种,我国东海、南海较多。原形态:藻体丝状,暗深绿色,高12mm,密集丛生,呈丝绒状,粘滑。丝状藻体中部直径1040μm,基部略膨大,鞘厚610μm,无色至微黄棕色。藻丝体变细如毛发状时,直径为1020μm。单列细胞,细胞长为23μm。基部间生异形细胞。性状:……...
查看详情 >> -
耧斗菜2022-10-07 18:49:36
中药材“耧斗菜”。别名:血见愁、猫爪花。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流血过多。用法用量:1~3钱。备注:(1)同属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 et Mey.与前种近似,全草亦作耧斗菜使用。别名:血见愁、漏斗菜。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益毛代金下死胎,止刺痛。《如……...
查看详情 >> -
红酸七2022-10-07 18:52:05
中药材“红酸七”。别名:油点草、白七、红酸七、竹叶七、牛尾参。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用法用量:3~5钱。别名:白七、牛尾参、水扬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400m的山地林下、草丛中或岩石缝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原形态:油点草 多年生草本,植株可达1m。根状……...
查看详情 >> -
米碎花根2022-10-07 18:54:25
中药材“米碎花根”。别名:梅养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山草地、村旁、河岸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米碎花 小灌木,高达1.5m。嫩枝有2棱,与顶芽均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3mm;叶片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5cm,宽12c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边缘密生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
查看详情 >> -
白石榴根2022-10-07 18:59:06
中药材“白石榴根”。出处:《福建中草药》。性味:《福建中草药》:...
查看详情 >> -
猴头菌2022-10-07 19:01:24
中药材“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生境分布:生于栎、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五脏,助消化。主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用法用量:消化不良:猴头菌2两,水浸软,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黄酒为引。 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猴头菌(干品)5两,切片与鸡共煮食用,日服1次(或用鸡汤煮食)。备注:(1)据文献,本品子实体……...
查看详情 >> -
牛儿藤2022-10-07 19:03:41
中药材“牛儿藤”。别名:大鸭公藤、石萝藤、石蔓藤、大叶甜果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4000m的山坡、灌丛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原形态:黄背勾儿茶 藤状灌木,高78m。全株无毛。小枝圆柱形,平展,黄色或变褐色,有时被粉。叶互生;叶柄长12.5cm,无毛;托叶早落;时片纸质,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
查看详情 >> -
海仙花2022-10-07 19:06:01
中药材“海仙花”。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
查看详情 >> -
水八角2022-10-07 19:08:20
中药材“水八角”。别名: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四川中药志》),裂叶秋海棠、虎爪龙、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江西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分布:生长于低山区的阴湿斜坡上、沟边或峡谷中。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具红色、肥大多节的根茎,附有纤维状根。叶根出,通常2片;叶片近圆……...
查看详情 >> -
椰子油2022-10-07 19:10:24
中药材“椰子油”。出处:《纲目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