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地不容2022-10-07 19:05:59
中药材“海南地不容”。别名:金不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省白沙、琼中、儋县。原形态:海南地不容 多年生藤本。块根球形或不规则球形,露于地面。老茎稍木质化,枝粗,有直沟槽,枝、叶含淡黄色或白色液汁,全株无毛。叶互生;叶柄粗,通常与叶片近等长或稍短,盾状着生;叶片三角状圆形,长和宽均1016cm,有时较小,先端短渐尖,基部……...
查看详情 >> -
毛风藤2022-10-07 19:08:19
中药材“毛风藤”。别名:白毛英、毛果、毛和尚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一筹莫展于荒坡、山坡、山谷、水边、路旁及山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青海、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草质藤本,长0.51.2m。无毛或小枝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52.5cm,无毛或具疏柔毛;叶片披针形,长38.5cm,……...
查看详情 >> -
椰根2022-10-07 19:10:24
中药材“椰根”。别名:椰子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云南。原形态: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
查看详情 >> -
柃木2022-10-07 19:12:42
中药材“柃木”。别名:细叶菜、海岸柃。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痛,腹水,外伤出血。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吹木叶(《湖南药物志》),细叶菜(江西《草药手册》),硐龙络(苗名)。出处:《湖南药物志》。生境分布:生山坡阴湿处。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各地。原形态:柃木,又名:钓茄子树。 常绿灌木或小乔……...
查看详情 >> -
晚香玉2022-10-07 19:15:00
中药材“晚香玉”。出处:始载于《种子植物名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庭园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墨西哥。原形态:晚香玉 多年生草本,高达1m。具块状的根茎;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69枚簇生,线形,长4060cm,宽约1cm,先端尖,深绿色 ,在花茎上的叶散生,向上渐小呈苞片状。穗状花序顶生,每苞片内有2朵花,苞片绿色;花对生,乳白色,浓香;长3.5……...
查看详情 >> -
干檀香根2022-10-07 19:17:16
中药材“干檀香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 2.生于多石的向阳山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原形态:1.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枝细长,嫩时呈三棱形。叶片薄革质,灰绿色,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cm,宽0.62cm,先端尖,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而成短柄。花小;雄花2……...
查看详情 >> -
山刺柏2022-10-07 19:19:31
中药材“山刺柏”。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生境分布:生于向阳杂木林间,亦有栽培。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台湾、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刺柏,又名:刺松、短柏木、杉柏。 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着。3叶轮生,线状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1.2~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有关节,不下延,上面稍凹,中脉……...
查看详情 >> -
宽叶紫萁苗2022-10-07 19:21:45
中药材“宽叶紫萁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m左右的常绿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原形态: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达2m。叶一型,但羽片为二型;羽片厚革质,光滑;叶柄长约60cm,坚硬,有光泽,下部粗达1.5cm;叶片长约80cm,宽约50cm,长圆形;羽片2530对,下部的对生,长约22cm,宽22.5cm,上部的互生,斜……...
查看详情 >> -
大山玄参2022-10-07 19:24:02
中药材“大山玄参”。别名:川玄参、土玄参、元参、安东玄参。生境分布:东北、四川。性味:苦、咸,凉。注意:反藜芦。功能主治:滋阴,降火,除烦,解毒。主治热病烦渴,发斑,骨蒸痨热,夜寝不安,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津伤便秘。用法用量:2~4钱,水煎服。别名:川玄参、土参、元参。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
查看详情 >> -
回回豆2022-10-07 19:26:18
中药材“回回豆”。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出处:《饮膳正要》。生境分布: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有栽培。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分枝,具白色腺毛,高25~50厘米。托叶有几个长牙齿;羽状复叶,小叶9~15枚,对生或互生,阔卵形或矩形,有时倒卵形,长1……...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