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香草2022-10-07 19:15:20
中药材“新香草”。别名:新地生、石上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600m的山地石子。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云南长蒴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高1535cm。茎上升或直立,不分枝,被极短的毛。叶对生,2对,通常聚生于茎顶部;叶柄长2312cm;叶片稍斜,卵形,长516.5cm,宽310.5cm,先端钝,基部浅心形,稍偏斜,边缘有浅钝……...
查看详情 >> -
崇澍蕨2022-10-07 19:17:36
中药材“崇澍蕨”。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林下或沟谷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形态:植株高4060cm。根茎长而横走,黑褐色,密被棕褐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近二型;营养叶较小,叶柄长约20cm,禾秆色或基部褐禾秆色,基部被狭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1条纵沟;叶片通常三……...
查看详情 >> -
奶汁树2022-10-07 19:22:05
中药材“奶汁树”。别名:牛奶子树、下乳草。出处:《江西草药》。生境分布:生于灌木丛中。分布我国东南各地。原形态:灌木,高约1米。枝条带紫红色,折断有白色乳汁。小枝,叶脉和叶柄被短硬毛,早落。单叶互生,膜质,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2厘米,侧脉与中脉成直角展出,小脉极不明显。花序托有梗,单生于叶腋,圆球形或梨形,绿色或紫红色;基部有苞片3枚……...
查看详情 >> -
大叶苣荬菜2022-10-07 19:24:21
中药材“大叶苣荬菜”。别名:白花大蓟、苦荬、圆再苦苣菜、败酱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边、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原形态:续断菊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纺锤状或圆锥状。茎分枝或不分枝,无毛或上都有头状腺毛。叶互生;下部叶叶柄有翅,中上部叶无柄,基部有扩大的圆耳;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圆形,长615cm,宽1.58cm,不分裂或缺刻状半裂或羽状……...
查看详情 >> -
喜树2022-10-07 19:26:37
中药材“喜树”。别名:千张树、水桐树、旱莲木。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抗癌,清热,杀虫。用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外用治牛皮癣。用法用量:临床多提取喜树碱用。每日10~20毫克。别名:旱莲、水栗、水桐树、天梓树、旱莲子、千张树、野芭蕉(《天津医学通讯》(6)1,1971),水漠子、旱莲木、南京梧桐(《云南……...
查看详情 >> -
兔肝2022-10-07 19:31:34
中药材“兔肝”。出处:《别录》。性味:①《纲目》:...
查看详情 >> -
乌骨鸡2022-10-07 19:33:59
中药材“乌骨鸡”。别名:乌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用于阴虚潮热,消渴,遗精,带下,久痢。用法用量:多入丸剂。别名:乌鸡(《普济方》),药鸡(《动物学大辞典)),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中药志》),竹丝鸡(《陆川本草》)。出处:《纲目》。生境分……...
查看详情 >> -
黄花倒水莲2022-10-07 18:26:23
中药材“黄花倒水莲”。别名: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子宫脱垂,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0.5~1两。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黄花吊水莲、观音串(《广西药植名录》),黄花大远志(江西《中草药学》……...
查看详情 >> -
骡宝2022-10-07 18:31:13
中药材“骡宝”。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微咸。注意:脾弱、腹泻及疳疾者慎用。功能主治:定惊解毒,清热化痰。主治小儿急惊风,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等症。用法用量:0.3~1钱,研末,临服冲入复方药液中。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产于四川。原形态:①骡(《吕氏春秋》) 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种。体形偏似马,叫声似驴;颈上缘毛、尾毛及耳长,则介于马、驴之间……...
查看详情 >> -
雁肉2022-10-07 18:33:32
中药材“雁肉”。别名:大雁肉、鸿雁肉。生境分布: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带。功能主治:壮筋骨。出处:《千金·食治》。原形态:雄鸟体长约70厘米,雌鸟较小。嘴扁平,被有软皮,肉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质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和前额皆有白色横纹。头、颈和背部羽毛棕黑,羽缘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缘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规则黑斑。幼鸟无此黑斑,嘴基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