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大腿2022-10-07 18:29:43
中药材“鸡大腿”。别名:大果上叶。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炎,消肿,接骨。主治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咳血,骨折,外伤淤血,急性关节炎。用法用量:1~2两。外用配伍其它药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别名:大果上叶、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林下石上或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贵州、……...
查看详情 >> -
土大黄2022-10-07 19:26:00
中药材“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江西、湖北]、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江苏苏州]。生境分布:生于山脚、路边、田野;亦有栽培。分布于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及广东等省。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肥厚而大,黄色。茎直立,紫绿色。基生叶具长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6~16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心形,全缘,背面有明……...
查看详情 >> -
大青草2022-10-07 19:22:58
中药材“大青草”。别名:青泽兰、化痰清(《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苏州本产药材》。生境分布:生于半阴湿处的溪边、山谷、疏林及草丛中。我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高25~90厘米。茎稍带四棱,秃净或嫩茎被短柔毛。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榄状或线形,长2~9厘米,宽7~15毫米,纸质,两端均狭,全缘,两面皆被突起的小线条,叶柄长3~10……...
查看详情 >> -
牛齿2022-10-07 19:02:54
中药材“牛齿”。出处:《别录》。功能主治:《别录》:...
查看详情 >> -
石龙芮2022-10-07 18:56:16
中药材“石龙芮”。别名:无毛野芹菜、鸭巴掌、水堇、水黄瓜香、打锣锤、清香草。性味:苦、辛,平。有毒。注意:不能内服。误食可致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散结,截疟。用于淋巴结结核,疟疾,痈肿,蛇咬伤,慢性下肢溃疡。用法用量:淋巴结结核:干全草适量,用油熬成膏状涂敷;疟疾:鲜全草适量……...
查看详情 >> -
红泽兰2022-10-07 18:52:36
中药材“红泽兰”。别名:山泽兰、泽兰、垂序马蓝、拟马蓝。性味:辛,温。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用于痛经,盆腔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用法用量:3~5钱。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长于林边、沟边、屋旁等阴温的地方。分布四川、湖北。原形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60~80厘米,茎丛生,四棱形,靠地的节上有不定根,上端多分……...
查看详情 >> -
草菇2022-10-07 18:45:57
中药材“草菇”。别名:稻草菇、兰花菇、秆菇、麻菇、家生菇、南华菇、草菌、美味苞、脚菇。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广东通志》:南华菇,南人谓菌为蕈,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其味不下于北地蘑菇。《宁德县志》:城北瓮窑采朽,雨后而蕈生,宛如星斗丛簇竟吐,农人集而投于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稻草等草堆上。夏、秋季多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
查看详情 >> -
马鞍藤2022-10-07 18:31:30
中药材“马鞍藤”。别名:厚藤、海茹藤、二裂牵牛、红花马鞍藤、马蹄草。性味:辛、微苦,湿。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拔毒消肿。用于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外用治疮疖,痔疮。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别名: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马蹄草(《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田岸或沟边。分……...
查看详情 >> -
鸡冠参2022-10-07 18:29:39
中药材“鸡冠参”。别名:露水草、鸡心贝母、假苍山贝、钗蛋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700m的山坡、草地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地。原形态:蓝耳草,多年生直立或披散小草本,高可达30cm。植株常被白色疏长绵毛,或有时近无毛。,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叶片披针形,狭长圆形或近线形,基生叶较大,长3根。叶互生;叶片披针……...
查看详情 >> -
乌鸦2022-10-07 19:34:00
中药材“乌鸦”。别名:巨喙乌(《禽经》),大嘴乌(《禽经》注),黑老鸦(《滇南本草》),老鸦(《痘疹论》)。出处:《嘉佑本草》。生境分布:分布全国各地。原形态:为鸦科较常见之一种。体长约50厘米。嘴粗壮强直,色黑,嘴缘光滑。虹膜黑褐色。通体纯黑色;L体除头顶、后颈及颈侧外,多少染有绿蓝色亮辉;喉部沾深蓝辉;翼及尾的下覆羽有些羽尖带蓝或绿色辉,下体余部无光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