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牛2022-10-07 19:22:38

    中药材“天牛”。别名:蠰、啮桑(《尔雅》),啮发(《尔雅》郭璞注),天水牛(《奇效良方》),八角儿(《纲目》)。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①星天牛 体形狭长,雌虫较阔,黑色,有时略带金属光泽;长19~39毫米,阔6~13.5毫米。头部短。复眼位于额之两侧。触角11节,柄节端疤关闭式。雌虫触角超出身体1~2节,雄虫超出4~5节。触角自第3节起,每节基部均有淡……...

    查看详情 >>
  • 小南木香2022-10-07 19:21:15

    中药材“小南木香”。别名:南木香、地擅香、藤子暗消、小楠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毛叶子寒药、白防己、金不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山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云南等地。原形态:云南马兜铃 木质大藤本。嫩枝密生红棕色长绒毛。叶互生;叶柄长39cm,密被红棕色长柔毛;叶片近圆形或卵形,长宽均达1017cm或更大,先端钝圆,有时微凹,基部心形,两侧裂……...

    查看详情 >>
  • 水泽兰2022-10-07 19:07:59

    中药材“水泽兰”。别名:扯根菜(《救荒本草》),水滓蓝(《天宝本草》),水杨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长在较潮湿的地方。分布华东、华北、中南各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和根均呈紫红色。叶互生;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1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细锯齿。花黄绿色,聚伞花序2~……...

    查看详情 >>
  • 灰锤2022-10-07 19:04:05

    中药材“灰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小顶柄灰包 生于草原上。夏、秋季群生或单生。 2.褐柄灰包 生于土上或林缘草地。夏、秋季成群生或单生。 3.柄灰包 生于砂质土上。秋季多见。 4.小孢柄灰包 生于草地或林缘土上。夏、秋季可见。 5.裂顶柄灰包 生于草地或砂质土坡上。夏、秋季生长。 资源分布:1.小顶柄灰包 分布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2……...

    查看详情 >>
  • 百舌鸟2022-10-07 18:58:01

    中药材“百舌鸟”。别名: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干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鴶(《中国的鸟类》),牛屎八(《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生境分布: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在地面奔驰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如毛虫、孑孓,蝇蛆、蚯蚓等,亦吃野果及杂草的种子。分布华南大陆及……...

    查看详情 >>
  • 草问荆2022-10-07 18:46:01

    中药材“草问荆”。别名:马胡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内、山沟林缘、灌丛杂草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湖北等地。原形态:草问荆,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横走,黑褐色。春季孢子囊茎稍呈肉质,淡褐色,有密生的绿色轮状分枝。叶鞘长约1.5cm,叶鞘齿分离,长三角形,长尖,中部棕褐色,边缘白色,膜质。营养茎单一,有锐飘然脊及刺状突起,分枝……...

    查看详情 >>
  • 黄疸树2022-10-07 18:26:42

    中药材“黄疸树”。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出处:《江苏药材志》。生境分布:生长于林下、沟边。分布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产于广西、江苏等地。原形态:落叶灌木,高约1~3.5米。茎多分枝,枝有细沟纹,并具针刺,刺通常不分叉,偶为三分叉,长1~2.5厘米。叶簇生;倒披……...

    查看详情 >>
  • 鼠李2022-10-07 18:24:58

    中药材“鼠李”。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性味:树皮:苦,寒。 果实:甘、微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树皮:清热,通便。用于大便秘结。 果实: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肺气肿,龋齿痛,痈疖。用法用量:树皮1~3钱,果实3~5分,可制成酒剂服;外用适量,果实捣烂敷患处。别名:牛李(《吴普本草》),鼠梓、稗(《别录》),赵李、皂李(《唐本草》),山李子(刘禹……...

    查看详情 >>
  • 中药球兰功效(球兰功效治什么病)2023-07-08 18:41:43

    1. 中药球兰功效可以想让球兰快速开花,还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选择合适的肥料来催化,不同的肥料作用都不同,例如花多多1号之类的氮肥,就可以促进球兰的枝叶和根系生长,而且花多多2号之类的水溶磷肥,则可以......

    查看详情 >>
  • 木达地黄2022-10-07 19:14:15

    中药材“木达地黄”。别名:马松子、野路葵、野棉花秸。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及广东。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1~2两。别名:假络麻、野棉花秸。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野或低丘陵旷野间。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四川等地。原形态:马松子 直立、多分枝的亚灌木状草本,高不及1m。枝黄褐色,略被星状短柔毛。叶互生,叶……...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