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子藤2022-10-07 19:34:28

    中药材“丽子藤”。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甘肃。原形态:攀援灌木。全株具乳汁,除花冠和合蕊柱外,全株均被小茸毛。叶对生,纸质;叶柄长0.52.5cm,顶端具34个丛生小腺体;叶片卵圆形,长1.33cm,宽0.92.5cm,……...

    查看详情 >>
  • 中华石楠2022-10-07 19:34:27

    中药材“中华石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100m的山坡或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中华石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小枝紫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微有柔毛;叶片薄纸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

    查看详情 >>
  • 中华水龙骨2022-10-07 19:34:27

    中药材“中华水龙骨”。别名:假水龙骨、鸡爪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林下岩石上或山谷潮湿的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宁夏、甘肃、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态:植株高257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长渐尖,筛孔粗而透明。叶疏生;叶柄长1020cm,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关节处披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一……...

    查看详情 >>
  • 串铃草2022-10-07 19:34:26

    中药材“串铃草”。别名:毛尖茶、野洋芋。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77022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及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原形态:串铃草,多年生草本,高4070cm。须根常作块根状增粗,有时23个成串。茎直立,四棱形,被具节柔毛或具节刚毛。基生叶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叶柄长713.5cm;叶片长4 13.5cm……...

    查看详情 >>
  • 中华蹄盖蕨2022-10-07 19:34:26

    中药材“中华蹄盖蕨”。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2800m的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原形态:植株高3560cm。根茎短而斜升,顶端密被褐棕色、披针形和卵状披针形全缘的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25cm,深禾秆色,连同叶轴和羽轴被疏小的鳞片,基部膨大,向下尖削;叶片草质,光滑无毛,长……...

    查看详情 >>
  • 中华石楠果2022-10-07 19:34:25

    中药材“中华石楠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100m的山坡或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中华石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小枝紫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微有柔毛;叶片薄纸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

    查看详情 >>
  • 丽春花2022-10-07 19:34:25

    中药材“丽春花”。别名:虞美人。生境分布:南方栽培。功能主治:镇咳,镇痛,止泻。主治咳嗽,腹痛,痢疾。用法用量:花0.5~1钱,全草1~3钱。别名:赛牡丹,锦被花(《游默斋花谱》),虞美人、百般娇、蝴蝶满园春(《花镜》)。出处:《纲目》。生境分布:原产欧洲,我国有栽培。原形态:二年生草本,茎高30~90厘米,全株密生粗毛。茎直立,疏分枝。叶互生,羽状中裂或全……...

    查看详情 >>
  • 串珠耳叶苔2022-10-07 19:34:24

    中药材“串珠耳叶苔”。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树干树枝上和岩石表面。四季均可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植物体红棕色、绿色,交织成片。茎长18cm,一至二回羽状分枝。叶3列,侧叶与腹叶异形,覆瓦状蔽前式排列,茎叶背瓣圆卵形至卵状三角形,内凹,先端具小尖,稀圆钝。叶……...

    查看详情 >>
  • 中华短肠蕨2022-10-07 19:34:23

    中药材“中华短肠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50m的林下沟边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植株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生,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仅基部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草质,卵状三角形,长3560cm,基部……...

    查看详情 >>
  • 中华石龙尾2022-10-07 19:34:23

    中药材“中华石龙尾”。别名:蛤胆草、华石龙尾、过塘蛇。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水肿,结膜炎,风疹;外用治天疱疮,毒蛇、蜈蚣咬伤。用法用量:鲜全草1~2两,水煎服。外用鲜全草捣烂外敷。别名:蛤蟆草、华石龙尾、过塘草、风肿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水旁、山谷、草地。 资源分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