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瓜皮2022-10-07 19:34:39

    中药材“丝瓜皮”。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两色鳞毛蕨2022-10-07 19:34:38

    中药材“两色鳞毛蕨”。别名:两色耳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山谷林下或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陕西、宁夏、甘肃、四川。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25cm,深禾秆色,向上到叶轴和羽轴下面疏生较小的鳞片,鳞片两色,其基……...

    查看详情 >>
  • 丝瓜子2022-10-07 19:34:38

    中药材“丝瓜子”。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润燥,驱虫。用于咳嗽痰多,蛔虫病,便秘。用法用量:2~3钱。别名:乌牛子(《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丢了棒2022-10-07 19:34:37

    中药材“丢了棒”。别名:刁了棒、咸鱼头、追风棍、大叶大青。性味:辛、微苦,平。有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肿痛,脚气水肿。叶:外用治烧烫伤。用法用量:根3~5钱。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湿敷或研粉撒患处或鲜叶捣烂外敷。备注:(1)广西玉林地区以远志科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

    查看详情 >>
  • 两色乌头2022-10-07 19:34:37

    中药材“两色乌头”。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海拔3501400m的山地林间谷地湿润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原形态:两色乌头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 长1015cm。茎缠绕,长12.5m,疏被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达20cm;叶片五角状肾形,长6.512cm,宽9.5……...

    查看详情 >>
  • 丝瓜2022-10-07 19:34:36

    中药材“丝瓜”。别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天络丝(《医学正传》),天罗布瓜(《妇人良方补遗》),虞刺、洗锅罗瓜(《纲目》),天罗絮(《群芳谱》),纺线(《医林纂要》),菜瓜(《植物名汇》),水瓜(《岭南采药录》……...

    查看详情 >>
  • 丝瓜根2022-10-07 19:34:35

    中药材“丝瓜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鼻炎,副鼻窦炎。用法用量:0.5~1两。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两广瘤足蕨2022-10-07 19:34:35

    中药材“两广瘤足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m的林下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原形态:根茎圆柱形,高约5cm,粗3cm,直立。叶草质,干后绿色,营养叶柄长20cm,三角形,棕禾秆色;叶片长35cm,宽16cm,狭长圆形,基部不变狭,顶部为羽状深裂;羽片约15对,互生,相距2.5cm,平展,向上稍斜升,披针形,不呈镰刀状,基部1对长同于上……...

    查看详情 >>
  • 丝瓜藤2022-10-07 19:34:34

    中药材“丝瓜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咳化痰。腰痛,咳嗽,鼻炎,支气管炎。用法用量:1~2两。出处:《纲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丝瓜叶2022-10-07 19:34:33

    中药材“丝瓜叶”。性味:苦、酸,微寒。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于百日咳,咳嗽,暑热口渴;外用治创伤出血,疥癣,天疱疮。用法用量:3~5钱。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