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毛毛毡草2022-10-07 19:34:50

    中药材“丝毛毛毡草”。别名:毛毡草。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注意:服药期间及服药后禁食鱼鲜、猪肥肉3个月;愈后禁食虾皮1年。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急、慢性肾炎。外治肿毒。用法用量:全草1两,水煎服,服后吃白糖一匙。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荒地、田边、山谷及丘陵地带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

    查看详情 >>
  • 东风螺2022-10-07 19:34:49

    中药材“东风螺”。别名:甜螺、南风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730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肉食性。 2.生态环境及分布与前种同。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原形态:1.泥东风螺,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一般壳高5670mm,宽约为高的2/3,螺层810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呈圆锥形,每层迅速增高,膨圆菜部34层的上部形成肩角,肩角下面略直。壳表……...

    查看详情 >>
  • 东方蝾螈2022-10-07 19:34:49

    中药材“东方蝾螈”。别名:四足鱼;四脚鱼;水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在清寒的静水池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等地。原形态:东方蝾螈,体形小,全长70mm左右,头部扁平;躯干浑圆;尾部侧扁,尾梢钝圆。头顶平坦,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鼻孔极近吻端;眼径约与吻等长或稍短;口裂恰在……...

    查看详情 >>
  • 东风菜2022-10-07 19:34:48

    中药材“东风菜”。别名:盘龙草、山蛤芦、土苍术、白云草。性味:辛、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感冒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仙白草、山蛤芦(《中国药植志》),盘龙草、白云草(《湖南药物志》),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查看详情 >>
  • 东方荚果蕨2022-10-07 19:34:48

    中药材“东方荚果蕨”。别名:大叶蕨、马来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600m的山坡阴湿灌木丛中或山谷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原形态:植株高达100cm。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3080cm,禾秆色;叶片长椭圆形,长5080cm,宽2540cm,顶……...

    查看详情 >>
  • 东北雷公藤2022-10-07 19:34:47

    中药材“东北雷公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边、路旁、针叶或针阔叶混交林缘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原形态:东北雷公藤 藤状灌木,植株高约2m。枝褐色,小枝淡红褐色,常呈六棱状,无毛,有小疣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14cm;叶片长圆形至倒卵形,长520m,宽312cm,先端尾状尖或渐尖,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基部圆形。顶生聚伞圆锥花序,长1030c……...

    查看详情 >>
  • 东廧子2022-10-07 19:34:47

    中药材“东廧子”。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 2.《康熙几暇格物编》: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滑腻可食;成为末,可充饼饵茶汤之需。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沙丘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由基部分枝,最……...

    查看详情 >>
  • 东北桤木2022-10-07 19:34:46

    中药材“东北桤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边、河岸或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原形态: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树皮暗灰色,平滑。枝条灰褐色,无毛;小枝紫褐色,无毛;芽无柄,有36枚芽鳞。叶柄长0.52cm;叶片宽卵形、卵形或宽椭圆形,长410cm,宽2.58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细……...

    查看详情 >>
  • 丝棉木叶2022-10-07 19:34:45

    中药材“丝棉木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山麓、山溪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贵州。原形态:丝棉木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达8m。小枝细长,略呈四棱形,幼枝疏生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3.5cm;叶片坚纸质,椭圆状卵形至卵形,长410cm,宽36cm,先端长渐尖,边缘有细锯……...

    查看详情 >>
  • 东紫堇2022-10-07 19:34:45

    中药材“东紫堇”。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沟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原形态:东紫堇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无毛。地下茎细长。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基部具膜质鳞片2枚。叶34枚;叶柄细长,基部成鞘抱茎;叶片二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至宽条形,上面绿色,下面淡蓝色。总状花序项生,密集花612朵;苞片倒印形至椭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