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眼壳2022-10-07 18:24:53

    中药材“龙眼壳”。出处:《滇南本草图说》。归经:《本草再新》:...

    查看详情 >>
  • 龙爪菜2022-10-07 18:24:52

    中药材“龙爪菜”。别名:毛蕨、饭蕨、蕨菜、锯菜。生境分布:陕西、台湾、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解疮毒。用法用量:2~5钱,水煎服。并捣烂外敷。别名:蕨菜、锯菜、饭蕨、苦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703000m的山坡向阳处或山谷疏林中的林间空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

    查看详情 >>
  • 龙涎香2022-10-07 18:24:52

    中药材“龙涎香”。别名:龙泄、龙涎、龙腹香、鲸涎香。生境分布:分布全球,栖于远洋暖流。性状:龙涎香是生在鲸肠内的灰或微黑色的分泌物,从动物体内取出时有难闻的臭气,比重小于水,约0.7~0.9,干燥后现琥珀色,带甜酸味,熔点60℃,燃烧发蓝焰,可溶解于纯酸中,并且有黄绿色荧光现象,本身并无多大香味,燃烧时香气四溢,酷似麝香而更幽雅,熏过之物保有持久芬芳,已知成……...

    查看详情 >>
  • 龙常草2022-10-07 18:24:51

    中药材“龙常草”。别名:粽心草。出处:始载于《名医别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和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河北、陕西各地 。原形态:龙常草 多年生草本。基部具短根茎及被鳞片之芽体,须根细弱。秆直立,细弱或较粗,高70120cm,具56节,节间粗糙,节下具微毛。叶鞘短于节间,密被微毛;叶舌质厚,长约1mm,先端截平或不规则的齿裂;叶处扁平质薄,线状……...

    查看详情 >>
  • 龙眼叶2022-10-07 18:24:50

    中药材“龙眼叶”。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利湿。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冒,肠炎;外用治阴囊湿疹。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出处:《滇南本草图说》。化学成分:叶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无羁萜醇、16卅一烷醇、槲皮素、槲皮甙。性味:甘淡、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

    查看详情 >>
  • 齿叶草2022-10-07 18:24:50

    中药材“齿叶草”。别名:疗齿草。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痛。用于热性传染病,肝胆瘀热,瘀血作痛。用法用量:0.5~1钱;水煎服。别名:疗齿草(《内蒙古中草药》)。出处:《内蒙古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沙质地、河岸、山阴坡草地等处。分布我国东北部至西北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全株密生伏毛。叶对生,……...

    查看详情 >>
  • 龙江风毛菊2022-10-07 18:24:49

    中药材“龙江风毛菊”。别名:东北燕尾风毛病。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沼泽草地和泛滥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原形态:龙江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状茎细短;地上茎具蛛丝状卷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基部叶长大,宽披针形或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具长叶柄;中部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有锯齿,具短柄;上部叶……...

    查看详情 >>
  • 龙利叶花2022-10-07 18:24:49

    中药材“龙利叶花”。出处:《南宁市药物志》。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

    查看详情 >>
  • 龙头节肢蕨2022-10-07 18:24:48

    中药材“龙头节肢蕨”。别名:搜山虎。生境分布:江西、湖北、华南及贵州。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痛。主治骨折,小便不利。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别名:搜山虎、倒省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50018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植株高2050cm。根茎长而横生,粉……...

    查看详情 >>
  • 齿瓣延胡索2022-10-07 18:24:48

    中药材“齿瓣延胡索”。别名:蓝雀花、蓝花菜、元胡。生境分布:生于疏林下或林缘灌丛、山坡稍湿地。产于东北。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25cm。茎稍粗,生于鳞片叶腋处,鳞叶较大,长2cm。茎上部生2~3叶;叶片长6~8cm,二回三出全裂,小叶片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蓝紫色,上唇顶端2浅裂,有短尖,矩圆筒状,下唇2裂;雄蕊6;雌蕊1,条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