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点草2022-10-07 18:25:33
中药材“黑点草”。别名:立竹根、山黄瓜、黄瓜菜、瓜米菜。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安神除烦,活血消肿。口渴,烦躁不安,跌打损伤。用法用量:3~5钱。别名:立竹根(《四川中药志》),黄瓜菜、疏毛油点草、大黄瓜香、瓜米菜(《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山区、林边及半阴暗的地区。分布河北、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
查看详情 >> -
黑珠芽薯蓣2022-10-07 18:25:33
中药材“黑珠芽薯蓣”。别名:野胭脂、毛狗卵。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林缘或稀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黑珠芽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或梨形,有多数细长须根。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5(7),有时茎顶部为单叶;小叶片被针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片大,长2.513cm,宽14cm,先端渐尖……...
查看详情 >> -
黑种草2022-10-07 18:25:32
中药材“黑种草”。别名:斯亚旦、瘤果黑种草。生境分布:新疆。性味:辛,热。注意:孕妇及热性病者忌服。功能主治:补脑肾,通经,通乳,利尿。主治尿道结石,肾结石,耳鸣,乳汁缺少,闭经,白癫疯,疮疥。用法用量:0.5~2钱。生境分布:新疆、云南、西藏有栽培。原形态:腺毛黑种草,一年生草本,高3550cm。茎直立,上部分枝,具纵棱,被短腺毛和短柔毛。叶互生,二回羽状……...
查看详情 >> -
黑皮跌打2022-10-07 18:25:32
中药材“黑皮跌打”。别名:通气香、大力丸、埋罕(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河边、路旁潮湿的地方。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黑风藤,又名:多花瓜馥木。 木质大藤本,长达8米,枝条灰黑色。叶近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长6~17厘米,宽2~7厘米,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叶柄长8~15毫米,花小……...
查看详情 >> -
黑水鸡2022-10-07 18:25:31
中药材“黑水鸡”。别名:鷭、江鸡、红骨顶。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平原和山地的沼泽或小溪周围的灌木杂草或芦苇丛中有时也见于稻田或庄稼地。单个或成对活动。以水生昆虫、里面虫、软体动物及植物嫩芽为食。巢营 于沼泽中及沼泽周围密集的草丛、芦苇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原形态:黑水鸡,头,颈及上背灰黑色;下背、翅膀……...
查看详情 >> -
黑沙蒿根2022-10-07 18:25:31
中药材“黑沙蒿根”。出处:《内蒙古中草药》。功能主治:《内蒙古中草药》:...
查看详情 >> -
黑心蕨2022-10-07 18:25:30
中药材“黑心蕨”。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800m的林下溪旁或田埂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2035cm。根茎短而细小,近直立,被披针形鳞片,淡棕色,中央有1条厚的栗黑色中肋。叶纸质,簇生,一型;叶柄、叶轴及羽轴均为亮紫黑色,叶柄长624cm,疏被褐色……...
查看详情 >> -
黑心姜2022-10-07 18:25:30
中药材“黑心姜”。别名:蓝姜、绿姜、黑姜、乌姜。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痛,头风痛,胸胁痛,腹泻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用法用量:3~5钱,浸酒或水煮服;外用适量,捣烂调酒外搽。别名:蓝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谷溪旁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原形态:黑心姜,多年生草本,高约lm。根茎粗大,近似姜状,有环纹……...
查看详情 >> -
黑石耳2022-10-07 18:25:29
中药材“黑石耳”。别名:白石耳、石耳子、岩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较湿润处的河岸溪沟旁的岩石表面,尤以石灰岩为普遍。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江西、四川、西藏等地。原形态:皮果衣 地衣体叶状,厚0.450.5mm,不规则圆形,直径24cm。背面呈灰褐色、污灰色,表面有粉霜状物覆盖。腹面呈深褐色、黑褐色,具成簇着生的假根与基质相贴……...
查看详情 >> -
黑山蔗2022-10-07 18:25:28
中药材“黑山蔗”。别名:香蕉兰、蕉兰。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3201100m的疏林中树上或溪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多花脆兰,附生植物。茎粗壮。叶扁平,直立向上,狭长圆形或带形,长1740cm,宽3.54cm,先端不等2圆裂。总状花序,花茎直立,粗壮,短于或多少等长于叶,常具少数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