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节草2022-10-07 18:25:23

    中药材“黑节草”。别名:大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高30~50厘米,基部木质,节部略膨大,稍带紫黑色。叶对生;叶柄短;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2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

    查看详情 >>
  • 黑顶卷柏2022-10-07 18:25:22

    中药材“黑顶卷柏”。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密林下的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植株高约3060cm。主茎直立,干后顶部变黑色。叶为整齐的二回羽状,羽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5cm,顶端尾状;小羽片通常单生,长约2.55cm,开展,接近;侧叶密接,……...

    查看详情 >>
  • 黑血藤2022-10-07 18:25:22

    中药材“黑血藤”。别名: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生境分布:广东、海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舒筋活血。主治肺燥咳,咳血,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贫血,萎黄病。用法用量:1~3两。别名:老鸦花藤、大血藤、血藤、嘿良龙。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200m的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

    查看详情 >>
  • 黑阳参2022-10-07 18:25:21

    中药材“黑阳参”。别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土玄参(《云南经济植物》)。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米。根肥大,圆柱形,外皮紫褐色。茎直立,全株被毛。基生叶丛生,长椭圆状匙形,长10~14厘米,宽3~4厘米,全缘,两面被糙伏毛,以下……...

    查看详情 >>
  • 黑面防己2022-10-07 18:25:20

    中药材“黑面防己”。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止痛,消炎。用于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用法用量:3~5钱。别名: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麻疯龙、暗消、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耳叶马兜铃 ……...

    查看详情 >>
  • 黑芝麻2022-10-07 18:25:20

    中药材“黑芝麻”。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性状: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有油香气。炮制:黑芝麻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爆声。用时捣碎。鉴别:(1) 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

    查看详情 >>
  • 黑红菇2022-10-07 18:25:19

    中药材“黑红菇”。别名:稀褶黑菇、大黑菇、黑蘑菇、蘑菇。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南、云南。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别名:稀褶红菇、大黑菇、黑蘑菇、稀褶黑菇、猪仔菇、火炭菌、火炭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林地,夏、秋季单生或群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

    查看详情 >>
  • 黑虎七2022-10-07 18:25:19

    中药材“黑虎七”。别名: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理气,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白带,跌打损伤。用法用量:1~2钱。别名:竹节七、马力跨、过山龙、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500m的林下溪边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河南除外)、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原形态:……...

    查看详情 >>
  • 黑藁本2022-10-07 18:25:18

    中药材“黑藁本”。别名:岩川芎、野川芎、岩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胃寒痛,肌肉关节痛。用法用量:3~5钱。别名:蕨叶白芷、岩林、岩川芎、野川芎、打不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3300m的林下、草坡、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细长,结节明……...

    查看详情 >>
  • 黑色鳞毛蕨2022-10-07 18:25:18

    中药材“黑色鳞毛蕨”。别名:山鸡尾草。生境分布:安徽、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主治毒疮溃烂久不收口。用法用量:根状茎加白糖捣烂敷患处。别名:小叶山鸡尾巴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原形态:植株高5090cm。根茎直立或斜升,密被褐棕色或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40cm,基部常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