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天仙子2022-10-07 19:28:23
中药材“南天仙子”。功能主治:镇痉止痛。用于癫狂,抽搐,哮喘,胃痛。外用治痈肿,恶疮。原形态:水蓑衣 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状茎圆柱形,暗棕色,无毛或被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或内无柄;叶片通常为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4cm,宽820mm,先端尖至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有线条状钟乳体。花37朵簇生叶腋;苞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6……...
查看详情 >> -
单条草2022-10-07 19:28:22
中药材“单条草”。别名:星宿菜(《救荒本草》),灵疾草(《陕西植药调查》),小硼砂(《贵州植药调查》)。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山东、山西等地。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无毛。茎高18~60厘米,有时基部稍带红色。叶互生,很少对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或线形,长2~4厘米,宽3~10毫米,先……...
查看详情 >> -
南丹参2022-10-07 19:28:21
中药材“南丹参”。别名:赤参、红根、奔马草、七里麻。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缘、水边等处。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原形态:与丹参相似,区别在于根较小,外皮灰红色。小叶5~7(9)枚,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两面除脉上被疏柔毛外,均无毛。花萼筒状或近筒状;花冠简短,蓝紫色,内藏或微伸出花萼,上唇长约1.2cm。性状:根茎粗短,并有残留茎……...
查看详情 >> -
单根木2022-10-07 19:28:21
中药材“单根木”。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性味:苦、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胃痛,痢疾;外用治乳腺炎,疖肿,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干根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别名:震天雷、艾角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山辣椒树、独根木(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
查看详情 >> -
单头紫菀根2022-10-07 19:28:20
中药材“单头紫菀根”。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复方:①治急性乳腺炎:单头紫菀根一至一两半,或全草一至三两。水、酒各半煎服;亦可加威灵仙三钱同煎服。 ②治急性扁桃体炎:单头紫菀根三株。洗净,剪碎,加烧酒炖服,小儿可用米泔水炖服。 ③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单头紫菀根二至五钱,红枣三至五个。水煎服。(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
查看详情 >> -
单花鸢尾2022-10-07 19:28:20
中药材“单花鸢尾”。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种子: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黄疸肝炎。 根:泻下,逐腹水。用法用量:1~2钱。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林中旷地,多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西北部。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540cm。植株基部围有黄褐色的老叶残留纤维及膜质的鞘状……...
查看详情 >> -
单头紫菀2022-10-07 19:28:19
中药材“单头紫菀”。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向阳低山坡、丘陵疏林下、灌丛中及路边草地。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带紫红色,有纵棱,并疏生短毛。基部叶花后雕落;中部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12厘米,宽1.5~2.5厘米,先……...
查看详情 >> -
单花山竹子2022-10-07 19:28:19
中药材“单花山竹子”。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海南。原形态:单花山竹子 灌木,高13m。小枝较细,有明显的纵棱。单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门面卵形或狭卵形,长58cm,宽1.5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侧脉每边多达5条,不明显。花杂性,异株;雌花单生于……...
查看详情 >> -
单花金丝桃2022-10-07 19:28:18
中药材“单花金丝桃”。别名:花生草、观音草、双筋草、刘寄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3600m的山坡或沟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长瓣金丝桃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根状茎短,具多数红褐色纤维状须根。茎直立或基部膝曲状,红褐色,具不明显的2纵线棱,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单叶对生,均匀排列于茎上,下部茎叶很快枯萎,中……...
查看详情 >> -
单面针2022-10-07 19:28:18
中药材“单面针”。别名:山枇杷、白三百棒、九百锤、大叶花椒、山椒根、黄椒根、钻山虎、单面虎。性味:辛、涩,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根:活血散瘀,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扭伤,骨折。 子:理气止痛。用于疝气痛。用法用量:根、子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别名:刺壳椒、土花椒、三百棒。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