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露珠草2022-10-07 19:28:05
中药材“南方露珠草”。别名:拐子菜、辣椒七、白辣蓼草、假蛇床子、白洋漆药、野牛夕、红节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4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茎密被弯曲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cm,具……...
查看详情 >> -
南烛根2022-10-07 19:28:05
中药材“南烛根”。出处:《纲目》。功能主治:江西《草药手册》:...
查看详情 >> -
印度菩提树皮2022-10-07 19:28:04
中药材“印度菩提树皮”。出处:《中国药植图鉴》。生境分布:我国南方有栽培。原形态:思维树(《酉阳杂俎》),又名:卑钵罗树(《大唐西域记》),菩提树(《酉阳杂俎》),印度波树、印度菩提树。 常绿秃净大乔木,高达30余米。幼株常附生于其它树上。树干有极大的凹凸部,分枝扩展,垂生气根。叶革质,卵圆形,长10~17厘米,宽7~10厘米,先端骤狭而成一长尾尖,尾长约占……...
查看详情 >> -
南川升麻2022-10-07 19:28:04
中药材“南川升麻”。别名:小升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南川一带。原形态:南川升麻,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无毛。叶为一至三回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2cm,近无毛;顶生小叶具长柄,卵形,长915cm,宽5.514.5cm,先端渐尖或急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侧生小叶比顶生小叶波长 59.5cm,宽48.5cm,两面无毛。复总状花……...
查看详情 >> -
南蛇藤叶2022-10-07 19:28:03
中药材“南蛇藤叶”。出处:《中国药植志》。化学成分:含5种黄酮甙:山柰酚7鼠李糖甙,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槲皮素8葡萄糖7鼠李糖甙,槲皮素3,7二鼠李糖甙。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志》:...
查看详情 >> -
南赤瓟2022-10-07 19:28:03
中药材“南赤瓟”。别名:野冬瓜、球子莲、地黄瓜、麻皮栝楼、野瓜蒌、乌瓜、苦瓜蒌、秦岭赤瓟、野丝瓜、丝瓜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700m的山沟边、林缘或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秦岭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各地。原形态:攀缘草本。根块状。茎有较深的棱沟,全株密被柔毛状硬毛。叶柄粗壮,长310cm;叶片质稍硬,卵状心形,或近圆心形,长515cm,……...
查看详情 >> -
卡密2022-10-07 19:28:02
中药材“卡密”。别名:西伯利亚白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酸胖、哈莫儿(《内蒙古中草药》)。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生境分布:生于盐碱滩地、河流及水渠旁、湖盆边缘的沙地、盐渍化的低沙地。分布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原形态:灌木,高50~100厘米。茎直立或弯曲,多分枝,成丛状,有时横卧,小枝灰白色,先端刺状。叶小,4~6枚,簇生于嫩……...
查看详情 >> -
南蛇藤2022-10-07 19:28:02
中药材“南蛇藤”。别名:合欢花[东北]、南蛇风、黄果藤。性味:根、藤:辛,温。 果:甘、苦,平。 叶:苦,平。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根、藤: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痛,闭经。 果:安神镇静。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 叶:解毒,散瘀。用于跌打损伤,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用法用量:根、藤3~5钱;果2~5钱;叶外用适量,捣烂……...
查看详情 >> -
南蛇藤果2022-10-07 19:28:01
中药材“南蛇藤果”。别名:合欢花、狗葛子、皮猢子、鸦雀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沟及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原形态:南蛇藤 落叶攀援灌木,高达38m。小枝圆柱形,灰褐色或暗揭色,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近圆形、宽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7cm,先端渐尖或……...
查看详情 >> -
南瓜须2022-10-07 19:28:01
中药材“南瓜须”。别名:南瓜蔓。出处:《江西中医药》12:49,1954。功能主治:治妇人乳缩(即乳头缩入体内),剧烈疼痛。南瓜须一握,加食盐少许杵烂,用开水泡服。出处:出自《江西中医药》。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条达25m。常节部生根,密被白色刚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819cm,被刚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有5角或5浅裂,长1225cm,宽2030c……...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