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藤2022-10-07 18:58:26

    中药材“白藤”。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河边阴湿地。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攀援状落叶藤本,长达10米。小枝密生短茸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长约30厘米。小叶11~13片,卵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幼时两面密生丝状茸毛,老时近无毛。总状……...

    查看详情 >>
  • 白透骨消2022-10-07 18:58:26

    中药材“白透骨消”。别名:透骨消、连钱草、活血丹、见肿消。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700m的溪边、林缘阴湿肥沃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秦岭一带。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全株被具节的长柔毛。匍匐茎着地生根,茎上升,四棱形。叶对生;叶柄长1.22.5cm,被长柔毛;叶片心形,长24.2cm,宽1.93……...

    查看详情 >>
  • 白辣蓼2022-10-07 18:58:25

    中药材“白辣蓼”。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假长尾蓼、山蓼。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南、陕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直立,下部常伏卧,多分枝,节部稍膨大,无毛,通常粉红色,托叶鞘圆筒形,疏被长缘毛,毛与鞘等长或仅为鞘的1/2;叶互生;叶柄极短或无;叶片披针形,稀广……...

    查看详情 >>
  • 白郎花2022-10-07 18:58:25

    中药材“白郎花”。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中山区之森林中。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米。芽卵形,芽鳞锐形或较钝。单叶互生;长方形或长方卵形,长9~11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斜圆,全缘,幼时密被灰色的星状毡毛;叶柄长2~3厘米。聚伞花序,花9~12朵;苞片线状长方形,长14~16厘米,宽2~2.2厘米,下面密被星状毡毛;萼……...

    查看详情 >>
  • 白蝶花2022-10-07 18:58:24

    中药材“白蝶花”。别名: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生境分布: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健脾。主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睾丸炎,脾胃虚弱。用法用量:0.5~1两。别名:兔耳草、和气草、土玉竹、鸡卵参、公鸡花、对对参、白花参、双合伞、双肾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白蝶花生云南山中。长叶抱茎,开大白花,三瓣品列(萼片……...

    查看详情 >>
  • 白薯莨2022-10-07 18:58:24

    中药材“白薯莨”。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性味:甘,凉。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去瘀止血。外用治疮痈肿毒,跌打扭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鲜品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别名:白米茹粮(《陆川本草》),山仆薯、山薯、板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生境分布:生山坡旷地、山谷、疏林或密林中。分布福……...

    查看详情 >>
  • 白附子2022-10-07 18:58:23

    中药材“白附子”。别名:禹白附子、独角莲、独脚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麻辣刺舌。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炮制:生白附子:除去杂质。制白附子 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 ……...

    查看详情 >>
  • 白马骨2022-10-07 18:58:23

    中药材“白马骨”。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中医药实验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间草药》),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广西中药志》),鸡骨头草、鸡脚骨(《浙江民间草药》),路边姜(《四川中药志》),鸡骨柴、千年勿大、白马里……...

    查看详情 >>
  • 白贝2022-10-07 18:58:22

    中药材“白贝”。别名:贝子、贝齿、白海肥、海肥、白贝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珊瑚礁及岩石下。 2.生活于潮间带中区的珊瑚礁及岩石间。 资源分布:1.肉食性,雌雄异体,春、夏季产卵,卵囊黄色。我国分布于南海。 2.我国分布于南海。原形态:1.货贝,贝壳略呈卵圆形,质坚固,一般壳长2428mm,宽20mm左右,高1014mm。壳背部中央……...

    查看详情 >>
  • 白铃子2022-10-07 18:58:22

    中药材“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生境分布: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300m的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原形态:芋兰,多年生小草本。块工茎近球形,直径约13mm。叶1片,花凋后长出,心状卵形,长2.53.5cm,宽2.54.5cm,边缘波状浅裂,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