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蔷薇叶2022-10-07 18:43:23
中药材“蔷薇叶”。出处:《纲目》。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
查看详情 >> -
薅田藨2022-10-07 18:43:22
中药材“薅田藨”。别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薅秧泡(《分类草药性》),牙鹰竻(《广州植物志》),倒生根、毛叶仙桥(《贵州民间方药集》),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福建民间草药》),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广西中兽医药植》),天青地白草(《江苏植药志……...
查看详情 >> -
薏苡根2022-10-07 18:43:22
中药材“薏苡根”。别名:打碗子根(《草木便方》),五谷根(《分类草药性》),尿珠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本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薏苡仁2022-10-07 18:43:21
中药材“薏苡仁”。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性状: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炮制:薏苡仁:除去杂质。 麸炒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照麸炒法(附录……...
查看详情 >> -
薄荷露2022-10-07 18:43:21
中药材“薄荷露”。出处:《纲目拾遗》。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
查看详情 >> -
薅田藨根2022-10-07 18:43:20
中药材“薅田藨根”。别名:茅莓根(《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化学成分:根含鞣质4.5%,糖2.3%,黄酮甙1.6%。性味:甘苦,平。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查看详情 >> -
薇籽2022-10-07 18:43:20
中药材“薇籽”。别名:抱冬电(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路边、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原形态:直立灌木,高1~2米。叶互生,长卵形,长6~15厘米,宽3~8厘米,有时分裂,通常全缘,有稀钝齿,叶脉明显三出:叶柄长1~3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5厘米,花小,浅黄绿色。果大如豌豆,三棱形,由3粒种子合生。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解毒驱虫,……...
查看详情 >> -
薄雪草2022-10-07 18:43:19
中药材“薄雪草”。别名:小毛香、火绒草、小白头翁、小毛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山坡灌丛、草坡和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原形态:薄雪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高1080cm。根状茎分枝稍长,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不育茎。茎直立,基部稍木质,上部被白色薄茸毛,下部不久脱毛,节间长12cm,或上部节间长达4……...
查看详情 >> -
蕹菜2022-10-07 18:43:18
中药材“蕹菜”。别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用于食物中毒,黄藤、钩吻、砒霜、野菇中毒,小便不利,尿血,鼻衄,咳血;外用治疮疡肿毒。用法用量:鲜品2~4两水煎服。解救上述中毒时可用鲜根或鲜全草1~2斤绞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瓮菜(《闽书》),空心菜(《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空筒菜(《贵州省中医验……...
查看详情 >> -
薄荷脑2022-10-07 18:43:18
中药材“薄荷脑”。性状:本品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气,味初灼热后清凉;乙醇溶液显中性反应。 本品在乙醇、氯仿、乙醚、液状石蜡或挥发油中极易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 熔点:应为42~44℃(附录ⅦC)。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1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ⅦE),比旋度应为-49°至-50°。贮藏:密封,置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