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柱草2022-10-07 18:43:12

    中药材“薄柱草”。别名:水泽兰、冷水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或河旁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原形态:薄柱草 小草本。茎柔弱,长510cm,稍匍匐,节上生根。叶对生;托叶三角形,基部宽,与叶柄合生,先端长尖;叶片披针状长圆形,长716mm,先端短尖或稍锐尖,基部楔尖,两面有微小的粃鳞,侧脉23对,不明显;纸质。花小,……...

    查看详情 >>
  • 藁本2022-10-07 18:43:11

    中药材“藁本”。别名:香藁本。性状: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贮藏:置阴凉……...

    查看详情 >>
  • 藏茄2022-10-07 18:43:11

    中药材“藏茄”。别名:樟柳柽、唐传那保(藏名)。出处:《陕甘宁肯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林下。分布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圆柱形或圆锥形,肥厚深长。茎圆柱形、直立,多丛生,有纵沟纹,中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基生叶鳞片状;茎生叶卵形或长卵形,长5~20厘米,宽4~16厘米,先端急尖,边缘波状或具齿,少有锯……...

    查看详情 >>
  • 藏山药2022-10-07 18:43:10

    中药材“藏山药”。别名:山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000m的灌木丛中及沟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三角叶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姜块状。茎新鲜时绿色,干后紫褐色,有明显的纵条纹。单叶互生;有柄,柄长410cm;叶片三角状心形或三角状戟形,通常3裂,中间裂片先端正渐尖,两侧裂片呈圆耳状,干后不变黑,背面沿叶脉……...

    查看详情 >>
  • 藏荆芥2022-10-07 18:43:09

    中药材“藏荆芥”。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宅旁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西藏等地。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茎直立,多分枝,四棱形,具细条纹,被向下而近于卷曲的微柔毛。叶对生;无柄;茎叶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0.70.8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至近……...

    查看详情 >>
  • 薯莨2022-10-07 18:43:09

    中药材“薯莨”。别名: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性味:苦、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用法用量:0.4~3钱;外用适量。别名: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出处:1.《唐本草》:赭魁,大者如斗……...

    查看详情 >>
  • 藏鮡骨2022-10-07 18:43:08

    中药材“藏鮡骨”。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急流水中的石下和石隙间。以环节动物和幼虫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雅鲁藏布江及其邻近的水域。原形态:藏鮡,体延长。体裸露无鳞。侧线不明显,头平扁,眼小,侧上位。吻圆。须4对:鼻须1对且基部呈“V”型;上颌须1对,基部扩大呈“T”型,下颌须2对。口大呈弓形,下位。背鳍I,6棘刺弱。脂……...

    查看详情 >>
  • 藓生马先蒿2022-10-07 18:43:08

    中药材“藓生马先蒿”。别名:土人参。生境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山西、湖北。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生津安神,强心。主治气血虚弱,虚痨多汗,虚脱衰竭。别名:土人参。出处:《广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苔藓层中或阴湿处。分布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及湖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有分叉。茎丛生,直立或倾卧,长达25厘米。叶互生;具柄;叶片椭圆……...

    查看详情 >>
  • 薤白2022-10-07 18:43:07

    中药材“薤白”。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性状:小根蒜:呈不规则卵圆形,高0.5~1.5cm,直径0.5~1.8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皱缩,半透明,有类白色膜质鳞片包被,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质硬,角质样。有蒜臭,味微辣。 薤:呈略扁的长卵形,高1~3cm,直径0.3~1.2cm。表面淡黄棕色或棕褐色,具浅纵皱纹。质较软,断面可见鳞叶2~3层,嚼……...

    查看详情 >>
  • 藏紫菀2022-10-07 18:43:07

    中药材“藏紫菀”。别名:青菀。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000m的高山针叶体外缘、灌丛及山坡草地或河滩草坝。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缘毛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45cm。根茎粗壮。花茎单一,紫色,有比值棱,被疏或密的白色长粗毛。基生叶莲座状,叶片缘绿色,长圆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7cm,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呈宽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