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子2022-10-07 19:10:47

    中药材“梧桐子”。别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出处:《履巉岩本草》。生境分布:常栽培作行道树,村边、路旁亦有生长。我国北自河北、南达云南都有栽植。主产江苏、浙江。此外,甘肃、河南、陕西、广西、四川、安徽等地亦产。原形态:梧桐(陶弘景),又名:榇、梧(《尔雅》),青梧(《品汇精要》),桐麻、瓢羹树(《草木便方》),耳桐、苍桐、青皮树、春麻、九层皮、……...

    查看详情 >>
  • 梨树根2022-10-07 19:10:47

    中药材“梨树根”。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性味:《四川中药志》:...

    查看详情 >>
  • 梨果榕2022-10-07 19:10:46

    中药材“梨果榕”。别名:舶梨榕、水石榴、梨状牛奶子。生境分布: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痛。主治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胃痛。用法用量:0.3~1两。别名:辣柳树、水石榴、黎柳树、梨状牛奶子、母猪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灌林中或溪旁湿润的腐殖土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查看详情 >>
  • 2022-10-07 19:10:46

    中药材“梨”。别名: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纲目》)。出处:《别录》。原形态:①白梨 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越年生的枝紫褐色,有皮孔。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40厘米,宽约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罕圆形,叶缘锯齿锐细如针,初时两面有绒毛,后变光滑;叶柄长2.5~7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花梗长1.5~3厘……...

    查看详情 >>
  • 梭子蟹2022-10-07 19:10:45

    中药材“梭子蟹”。别名:海蟹、海螃蟹、枪蟹、帜。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活于水深1030m的泥沙质海底,喜食动物尸体、小鱼虾及海藻等,47月初为产卵季节,这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蟹。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渤海、黄海、东海较多。原形态:三疣梭子蟹,头胸甲呈梭形,一般长约82mm,宽150mm左右。稍隆起,表面具分散细颗粒……...

    查看详情 >>
  • 梨枝2022-10-07 19:10:45

    中药材“梨枝”。出处:《纲目》。功能主治:《圣惠方》:...

    查看详情 >>
  • 梨果仙人掌2022-10-07 19:10:44

    中药材“梨果仙人掌”。别名:仙人掌、霸王树、火焰、神仙掌、印度无花果。生境分布:多为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原形态:灌木至乔木状。茎节长圆形至匙形,长2060cm,厚而平坦,蓝粉色。野生植株茎节上的小窠具15枚白色或淡黄色开展的针刺,温室栽培的植株刺常退化,无刺或具白色刺毛状刺,倒刺毛早落。花黄色至橙黄色,直径710cm;花托倒……...

    查看详情 >>
  • 梨木皮2022-10-07 19:10:44

    中药材“梨木皮”。出处:《纲目》。功能主治:《纲目》:...

    查看详情 >>
  • 棕叶芦2022-10-07 19:10:43

    中药材“棕叶芦”。别名:扫地草、棕叶草。生境分布:华南至西南。性味:甘,凉。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主治疟疾。用法用量:笋2~3斤,切细水煎服,每日1剂。别名:莽草、棕叶草、扫地草。出处:始载于《种子植物名称》。生境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棕叶芦,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13m,具白色髓部。叶鞘光涌,紧……...

    查看详情 >>
  • 梧桐根2022-10-07 19:10:43

    中药材“梧桐根”。别名:梧桐蔃(《岭南采药录》)。出处:《福建民间草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