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榈子2022-10-07 19:10:42

    中药材“棕榈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棉花壳2022-10-07 19:10:41

    中药材“棉花壳”。出处:《百草镜》。功能主治:《百草镜》:...

    查看详情 >>
  • 棕榈叶2022-10-07 19:10:41

    中药材“棕榈叶”。出处:《现代实用中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棕榈皮2022-10-07 19:10:40

    中药材“棕榈皮”。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出处:《日华子本草》。生境分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原形态:棕榈(《本草拾遗》),又名:棕(《山海经》),栟榈(杨孚《异物志》),棕衣树、百页草、定海针。 常……...

    查看详情 >>
  • 棒棒木2022-10-07 19:10:40

    中药材“棒棒木”。别名:棒棒树、棒子木、棒子树、黑弹木、黑弹树、朴树、木黄瓜树、白麻子、白麻树。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量:1~2两。出处:《新医药研究》。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及平地。分布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色,光滑;小枝褐色,……...

    查看详情 >>
  • 棘刺花2022-10-07 19:10:39

    中药材“棘刺花”。别名:刺原、菥蓂,马朐(《别录》),棘花(《唐本草》)。出处:《别录》。性味:《别录》:...

    查看详情 >>
  • 棒棒草2022-10-07 19:10:39

    中药材“棒棒草”。别名:孩儿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灌木丛下草地或河边低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各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10cm。块根纺锤形,单生,有多数分枝细根。茎单一,直立,有二行柔毛,中部分枝。单叶对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cm,宽35mm。花二型:普通花在枝端或二分枝叉间单生……...

    查看详情 >>
  • 棉花藤2022-10-07 19:10:38

    中药材“棉花藤”。别名:山木通、木通、川本通。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4002300m的山坡灌丛中或阳坡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钝齿女萎,藤本,茎长34m。新枝被杖贴短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510cm,被短柔毛;中央小叶片宽卵形,长510cm,宽4.58.5cm,常不明……...

    查看详情 >>
  • 棘叶2022-10-07 19:10:38

    中药材“棘叶”。出处:《纲目》。化学成分:含芸香甙、小檗碱、原阿片碱、蜡醇、多量维生素C及苹果酸、酒石酸等。药理作用:酸枣叶子具有麻醉作用,如咀嚼1~2片叶子,可使口腔对甜味及苦味的感觉消失达5~10分钟。10%叶浸剂静脉注射于狗,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变弱、血压下降、呼吸减少,如预先注射阿托品,不影响上述作用。10%溶掖1:10及1:20对……...

    查看详情 >>
  • 棉花根2022-10-07 19:10:37

    中药材“棉花根”。别名:土黄芪。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气,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浮肿,子宫脱垂。用法用量:0.5~1两。别名:草棉根皮(《中国药植图鉴》),蜜根(《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性状:干燥根皮呈管状的碎片或卷束,长约30厘米,厚0.5~1毫米,外面淡棕色,具纵条纹及细小的皮孔,栓皮粗糙,易脱落,内面淡棕色,带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