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鳅2022-10-07 19:06:23

    中药材“泥鳅”。别名:鱼鳅。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利尿除湿。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搔痒,痔疮下坠。用法用量:2~3钱,每日3次,研粉服;或1~2两炖汤服。别名:鳛、鳅(《尔雅》),鳅鱼(《本草拾遗》),和鳅(《泉州本草》)。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栖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中,喜居于静水底层。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分……...

    查看详情 >>
  • 波缘楤木2022-10-07 19:06:22

    中药材“波缘楤木”。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中密林或山谷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翻译片等地。原形态:有刺灌木或乔木,高2.57m。树皮赤褐色,小枝有短而粗的刺。叶互生;叶柄无毛,疏生少数短刺;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为锥形;……...

    查看详情 >>
  • 波罗蜜叶2022-10-07 19:06:22

    中药材“波罗蜜叶”。出处:《广西药植名录》。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

    查看详情 >>
  • 泡桐花2022-10-07 19:06:21

    中药材“泡桐花”。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功能主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疖肿。复方:治腮腺炎(痄腮):泡桐花八钱。水煎,白糖一两冲服。(《河南中草药手册》)。临床应用:治疗炎症感染:将泡桐花制成注射剂、片剂、药膏、水剂等多种剂型,治疗16种疾病计244例,均有一定疗效。其中对上感、支气管肺炎、急性扁……...

    查看详情 >>
  • 波棱瓜2022-10-07 19:06:21

    中药材“波棱瓜”。别名:色尔格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原形态:草质藤本。茎细长,攀援。叶互生,心状阔卵形,掌状浅裂,基部耳垂形,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细毛;叶柄细长,有毛;腋生卷须2~3裂。花大,黄色,单性异株;雄花序常2个生于一叶腋内,其1单花早落,另1个为总状花序;雌……...

    查看详情 >>
  • 泽泻叶2022-10-07 19:06:20

    中药材“泽泻叶”。出处:《别录》。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泥胡菜2022-10-07 19:06:20

    中药材“泥胡菜”。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别名:苦马菜、牛插鼻(《质问本草》),石灰菜(《江苏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猫骨头(《贵州草药》)。出处:《救荒本草》。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荒地或水……...

    查看详情 >>
  • 泥鳅滑液2022-10-07 19:06:19

    中药材“泥鳅滑液”。出处:《四川中药志》。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热琳,痈肿。复方:①治小便不通和热淋:泥鳅身上撒以白糖,使粘液与白糖混和,去泥鳅用其涎,兑冷开水一盅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痈:泥鳅十余条,清水洗净,用砂糖半碗许搅拌,腻滑涎即出,鳅死,去鳅,用此糖糊涂布,一日三、四次。(《动植物民间药》) ③治中耳炎:用碗盛取泥鳅滴下之滑液,滴耳内,干则再……...

    查看详情 >>
  • 浆包藤2022-10-07 19:06:18

    中药材“浆包藤”。别名:大果链珠藤。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涩,平。有小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疟疾。用法用量:1~2钱,用酒少量,泡1刻钟后,水煎服,或加胡椒(或草果)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50m的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原形态:木质藤本,枝直径4mm,节间长414cm,直径约2mm,……...

    查看详情 >>
  • 泽藓2022-10-07 19:06:18

    中药材“泽藓”。别名:阴阳草、旱青苔(陕西)。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地、潮湿草原或流水、滴水石上。春季至秋季习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原形态:植物体密集丛生,黄绿色,有光泽,色艳。茎高58cm,顶端具轮状茁生枝。叶直倾,基部阔卵状或心形,渐上成狭长尖,下部具纵褶,叶缘内卷,具疣突构成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