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泽漆2022-10-07 19:06:12
中药材“泽漆”。别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五点草。归经:归肺、小肠、大肠经。性味:辛、苦,微寒;有毒。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并可灭蛆、孑孓。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熬膏外涂。备注:(1)用于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单用有效,……...
查看详情 >> -
流苏子根2022-10-07 19:06:11
中药材“流苏子根”。别名:癞蜗藤、小青藤、牛老药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原形态:流苏子 藤本或攀援灌木,长通常24m。枝多数,节明显,仅嫩枝被柔毛。叶对生;叶柄短;托叶条状披针形,长45mm;叶片披针形至卵形,长37cm,宽13cm,先端渐尖或尾状,上面光亮无毛,下面中脉和叶缘被长毛;叶近革质。花单生于……...
查看详情 >> -
洋地黄2022-10-07 19:06:11
中药材“洋地黄”。别名:毛地黄。生境分布:上海、浙江、北京等地有栽培。化学成分:含强心甙类:①洋地黄毒甙(digitoxin,C41H64O13),又称地芰毒甙;②芰毒甙(gitoxin,C41H64O14);③芰他林(gitalin,C35H56O12),另有地芰高林(digicorin,C...
查看详情 >> -
洋白蜡树2022-10-07 19:06:10
中药材“洋白蜡树”。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生境分布:道旁或庭园栽培。分布于沈阳、北京、天津、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20m。树皮灰色,粗糙,皱裂。顶芽圆锥形,尖头,被褐色糖秕状毛。小枝红棕色,圆柱形,被黄色柔毛或秃净。羽状复叶长1840cm;叶柄长25cm;叶轴圆柱形,上面具较宽的浅沟,常无毛;小叶79枚,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
查看详情 >> -
洪连2022-10-07 19:06:10
中药材“洪连”。别名:藏黄连、兔耳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05300m的高山灌木隙地及高山草地上。 生于海拔32004800m的高山草地及高山针叶林下。 生于30004420m的高山草地及砂砾的坡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南部。 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分布于海、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cm。根状茎粗壮,多横走,直……...
查看详情 >> -
浙雁皮2022-10-07 19:06:09
中药材“浙雁皮”。别名:白山芝一、地棉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麓比较潮湿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原形态:毛花荛花 落叶灌木,高达1m,根粗壮,淡黄色,内皮白色。茎红褐色,韧皮富纤维,小枝纤细,上贴生白色柔毛,越年生枝黄色,无毛。叶对生,近对生或互生,纸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3.8cm,宽0.71.8cm,……...
查看详情 >> -
泽泻实2022-10-07 19:06:09
中药材“泽泻实”。出处:《别录》。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测试2022-10-07 19:06:08
中药材“测试”。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田野、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华北及其以南至台湾、广东、海南等地。原形态:白花菜 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高约1m。常被腺毛。叶为37小叶的掌状复叶,叶柄长27cm,小叶柄长24mm;小叶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菱形,先端渐尖、急尖、钝形或圆形,基部楔形至渐狭延成小叶柄,边缘有细锯……...
查看详情 >> -
海人草2022-10-07 19:06:07
中药材“海人草”。别名:鹧鸪菜、海仁草。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为一种含氮的海人草酸(digenicacid,C10H15O4N),另外含有多量粘液质以及甘油酸钠、甘露糖醇等。药理作用:海人草酸对肠道寄生虫的作用是能溶解和分离其肠道上皮,同时使运动肌麻痹而瘫痪,能抑制肌肉中脱氢酶的作用而抑制呼吸,使虫排出。性味:咸,凉。功能主治:驱虫。用于...
查看详情 >> -
海南蒟2022-10-07 19:06:07
中药材“海南蒟”。别名:山胡椒。性味:辛,热。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健胃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消化不良,胃痛,腹胀;外用治慢性溃疡,湿疹。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别名:山胡椒。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山沟、疏林或山谷林下湿润处。分布广西、广东等地。原形态:草质或木质藤本。枝干时黄绿色,有细条纹。单叶互生,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