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小麦2022-10-07 19:06:06
中药材“浮小麦”。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止虚汗,养心安神。用于体虚多汗,脏躁症。用法用量:3~5钱。生用或炒香用。别名:浮水麦(《本草蒙筌》),浮麦(《纲目》)。出处:《本草汇言》。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浮海石2022-10-07 19:06:06
中药材“浮海石”。别名:浮石、石花、海石、水泡石、海浮石、浮水石、羊肝石。出处:出自《本草从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 2.为太平洋两岸很普通的品种,但群体的外形、个虫及卵室的结构等均异很大。常附着于海藻、贝壳、珊瑚岩礁上,或水螅虫小枝及多毛类的栖管上。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南部沿海。 2.我国自山东半岛、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及西沙、中沙、南……...
查看详情 >> -
海参内脏2022-10-07 19:06:05
中药材“海参内脏”。别名:海参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时体色变异很大,多为橄榄绿灰色,并间有灰黄、浅褐及浓绿等色的斑点或斑纹,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多栖息于潮间带珊瑚礁旁或岩石下,大形个体多在海水较深处。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海南及雷州半岛、西沙群岛等沿岸浅海。原形态:1.刺参,体呈圆柱状,一般长2040cm,宽36cm,背面隆起,具4……...
查看详情 >> -
海岛苎麻叶2022-10-07 19:06:04
中药材“海岛苎麻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叶对生;叶柄长达6cm;叶片狭卵形、宽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21cm,宽2.58cm,两面有稀疏伏毛或近无毛。圆锥花序有10条分枝;雌雄同株或异株,被稀疏伏毛;退化雄蕊先端无短尖头,雄花的花被4,椭圆形,下部合生,……...
查看详情 >> -
海仙人掌2022-10-07 19:06:03
中药材“海仙人掌”。别名:刺棒。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波浪平静的泥沙质海底,以柄部插入泥沙中入夜群体伸展海底平面上,隐约发出磷光,遇刺激时磷光可增强。 资源分布:我国黄海及东海沿岸均有分布。原形态:海仙人掌,群体呈棒状,灰白色或淡肉色,下部有长柄。一般长约15cm以上,当群体收缩时,长度可至10cm以下;伸展时即可增至数倍,主体周围不规则地单生许多水螅体……...
查看详情 >> -
海仙花2022-10-07 19:06:01
中药材“海仙花”。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
查看详情 >> -
海南地不容2022-10-07 19:05:59
中药材“海南地不容”。别名:金不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省白沙、琼中、儋县。原形态:海南地不容 多年生藤本。块根球形或不规则球形,露于地面。老茎稍木质化,枝粗,有直沟槽,枝、叶含淡黄色或白色液汁,全株无毛。叶互生;叶柄粗,通常与叶片近等长或稍短,盾状着生;叶片三角状圆形,长和宽均1016cm,有时较小,先端短渐尖,基部……...
查看详情 >> -
浮萍2022-10-07 19:05:57
中药材“浮萍”。别名:水萍、水萍草、浮萍草。性状:本品为扁平叶状体,呈卵形或卵圆形,长径2~5mm。上表面淡绿色至灰绿色,偏侧有1小凹陷,边缘整齐或微卷曲。下表面紫绿色至紫棕色,着生数条须根。体轻,手捻易碎。气微,味淡。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归经:归肺经。性味:辛,寒。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用法用量:3~9g。……...
查看详情 >> -
海州骨碎补2022-10-07 19:05:56
中药材“海州骨碎补”。别名:毛姜、铜丝草、石灵芝、申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700m的山地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台湾等地。原形态:植株高约20cm,根茎长而横生,密生蓬松的阔披针形鳞片,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叶远生;叶柄基部有鳞片;叶片五角形,长、宽各约814cm,三回羽状细裂;基部1对羽片最大,三角形;一回小羽片互生,基部……...
查看详情 >> -
浮尸草2022-10-07 19:05:55
中药材“浮尸草”。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久病体虚,阴虚盗汗,血崩。用法用量:1~3两。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边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原形态:下江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肥厚,圆柱形。花茎纤弱,基部弯曲上升,稀铺散,被疏柔毛及稀疏绵毛,下部常脱落近无毛。基生叶……...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