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节茶2022-10-07 18:48:21

    中药材“节节茶”。别名:石风节、九节风。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血。用于感冒,肾结石,子宫脱垂,产后流血,癫痫,跌打劳伤,风湿麻木,关节炎,偏头痛;外用治骨折。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石节风、九节风、野珠兰。出处:鱼子兰之名见于《花镜》...

    查看详情 >>
  • 芋头2022-10-07 18:48:22

    中药材“芋头”。别名: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艿(《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本草衍义》。生境分布:我国南方及华北各省,均有栽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卵形至长椭圆形的块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常4~6片簇生;叶身阔大,质厚,卵状广椭圆形,长约30~50厘米,全缘,带波状,……...

    查看详情 >>
  • 芙蓉叶2022-10-07 18:48:23

    中药材“芙蓉叶”。别名: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生境分布:全国有栽培。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茎、叶、果柄、小苞片和花萼上均密被星状毛和短柔毛。茎圆柱形。叶互生,卵圆状心形,直径7~18cm,5~7掌状分裂,边缘有钝齿;叶柄长5~13cm。花大,直径约8cm;花柄长5~10cm,近顶端有节;小苞片8~10,线形;花萼钟形,长……...

    查看详情 >>
  • 芒气笋子2022-10-07 18:48:23

    中药材“芒气笋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河边湿地。 资源分布:广布南北各地。原形态:芒,宿根多年生草本,秆较高大,高12m。无毛或在花序以下疏生柔毛。叶鞘均长于节间,除鞘口有长柔毛外,余均无毛;叶舌钝圆,长12mm先端具纤毛;叶片线形,长2050cm,宽610mm,无毛,或下面疏具柔毛并被白粉。圆锥花序扇形,长1540cm,主轴无毛或被短毛,公……...

    查看详情 >>
  • 芒茎2022-10-07 18:48:24

    中药材“芒茎”。出处:《本草拾遗》。生境分布:生山坡或荒芜田野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原形态:芒(《本草拾遗》),又名:杜荣(《尔雅》),笆芒(《太平寰宇记》),笆茅(《纲目》),度芸、苫房草、创高草、白尖草。 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粗壮,无毛,或在花序以下疏生柔毛。叶线形,长25~60厘米,宽6~15毫米,下面疏生柔毛和白粉,边缘有前倾尖锐小锯齿;叶……...

    查看详情 >>
  • 艾纳香2022-10-07 18:48:24

    中药材“艾纳香”。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开宝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广西及贵州有栽培。原形态:……...

    查看详情 >>
  • 芒种花2022-10-07 18:48:25

    中药材“芒种花”。别名:剪耳花、山黄花、过路黄、栽秧花。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止痒。全草: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肾炎。果:血崩,鼻衄。叶:外用治皮肤瘙痒,黄水疮。根:驱蛔虫。用法用量:鲜全草3~5钱;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干粉撒患处。别名:金丝桃(《滇南本草》),洱海连翘(《滇黔记游》),猪牳柳(《质问本草》),云南连翘(《植……...

    查看详情 >>
  • 艾虎脑2022-10-07 18:48:25

    中药材“艾虎脑”。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原形态:艾鼬,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cm,尾长1120cm。吻部钝,颈稍粗,足短。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最长,……...

    查看详情 >>
  • 芒根2022-10-07 18:48:26

    中药材“芒根”。别名:芭茅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国药提要》。注意:《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查看详情 >>
  • 芋梗2022-10-07 18:48:27

    中药材“芋梗”。别名:芋荷杆(《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芋茎(《湖南药物志》)。出处:《本草衍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