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辣树2022-10-07 18:48:33
中药材“臭辣树”。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止咳。用于麻疹后咳嗽。用法用量:鲜果实5~6钱。别名:野米辣(《广西药植名录》),刁近树、臭桐子树(江西《草药手册》)。出处:《广西药植名录》。生境分布: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地上,山溪边湿润树丛中。分布江西、浙江及长江上、下游各地。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米,树皮平滑,淡灰色至暗灰色,……...
查看详情 >> -
臭藤子2022-10-07 18:48:33
中药材“臭藤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林缘、路边或疏林中。 2.生长环境与木防己相同。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以及河北、辽宁、陕西等地,尤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常见。 2.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1.木防己 木质藤本。嫩枝密被柔毛,老枝近于无毛,表面具直线纹。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被白色柔毛;叶片纸质至近革质……...
查看详情 >> -
色赤杨2022-10-07 18:48:34
中药材“色赤杨”。出处:《吉林医科大学通讯》。生境分布:生于山溪附近及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布我国东北等地。原形态:色赤杨,又名:赤杨树、水冬瓜树。 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状。高4~16米。树皮光滑,灰褐色。嫩枝褐色,有褐色毛。单叶互生。叶大而较薄,阔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边缘有浅裂和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柔……...
查看详情 >> -
臭黄荆叶2022-10-07 18:48:34
中药材“臭黄荆叶”。出处:《分类草药性》。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
查看详情 >> -
臭草2022-10-07 18:48:35
中药材“臭草”。别名: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生境分布:我国南部多有栽培。原形态:芸香(《晋成公子安集》)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有强烈气味。基部木质化,全株无毛,有腺点。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全裂至深裂,长5~15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匙形,长1~2厘米,全缘或微……...
查看详情 >> -
臭牡丹根2022-10-07 18:48:36
中药材“臭牡丹根”。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性味:辛苦,温。 ①《分类草药性》:...
查看详情 >> -
臭菘2022-10-07 18:48:36
中药材“臭菘”。别名:黑瞎子白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原形态:臭菘,宿根草本。根茎粗壮,直径达7cm。叶基生;叶柄长1020cm;叶片长2040cm,宽1535cm,先端渐狭或钝圆。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40cm,花序柄长320cm,粗l1.……...
查看详情 >> -
艾叶2022-10-07 18:48:37
中药材“艾叶”。别名:艾、艾蒿、家艾。性状: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贮藏:置阴凉干燥处。炮制:醋艾炭(艾叶炭):取净艾叶,在锅内炒至大部分成焦黑色,喷米醋,拌匀后取出稍筛;也可喷洒清水扑灭火星……...
查看详情 >> -
臭黄荆2022-10-07 18:48:37
中药材“臭黄荆”。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根: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痢疾,疟疾,风热头痛,肾炎水肿,痔疮,脱肛。 叶:解毒消肿。外用治疮疡肿毒。用法用量:根1~2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斑鹊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原形态:臭黄荆,灌……...
查看详情 >> -
臭菘叶2022-10-07 18:48:38
中药材“臭菘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原形态:臭菘,宿根草本。根茎粗壮,直径达7cm。叶基生;叶柄长1020cm;叶片长2040cm,宽1535cm,先端渐狭或钝圆。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40cm,花序柄长320cm,粗l1.2cm;佛焰苞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