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芽半支2022-10-07 19:00:44

    中药材“珠芽半支”。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平地、田野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珠芽景天 多年……...

    查看详情 >>
  • 球兰2022-10-07 19:00:44

    中药材“球兰”。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支气管炎,睾丸炎,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外用治痈肿疔疮。用法用量:鲜叶或全草1~2两,绞汁或水煎服,干品减半;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蜡兰、玉绣球(《广州植物志》),铁加杯、金雪球.……...

    查看详情 >>
  • 珠儿参2022-10-07 19:00:45

    中药材“珠儿参”。别名:珠参(《纲目拾遗》),珠子参、疙瘩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雪三七(《中药材品种论述》),钮子七、扣子七(《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本草从新》。生境分布:主产云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珠果黄紫堇2022-10-07 19:00:45

    中药材“珠果黄紫堇”。别名:念珠黄堇、念珠紫堇、胡黄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原形态:珠果黄堇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无毛。主根长直。茎直立,自下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35cm;叶片轮廓狭卵形,长512cm,宽46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57,末回裂片披针形至条形,下面略……...

    查看详情 >>
  • 琼越线蕨2022-10-07 19:00:46

    中药材“琼越线蕨”。别名:石韦。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下溪沟边的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原形态:植株高3040cm。根茎横生,被灰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呈长尾状,基部圆形盾状着生,筛孔透明。叶远生;近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820cm,淡禾秆色,基部被直立的鳞片;叶片披针形,单叶,厚纸质,淡绿色,长……...

    查看详情 >>
  • 珠儿参叶2022-10-07 19:00:46

    中药材“珠儿参叶”。别名:参叶、参叶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500m的山坡竹林下或杂木林中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原形态:珠儿参,多年生草本,高约80cm。根茎串珠状,故名珠子参,节间通常细长如绳;有时部分结节密生呈笔鞭状,掌状复叶35枚轮生茎顶;叶柄长约9cm;小叶通常5,两侧的较小,小叶柄长……...

    查看详情 >>
  • 球果藤2022-10-07 19:00:47

    中药材“球果藤”。别名:表藤、淮通、汉防已、土防已。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200m的沟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主要分布贵州、云南等省。原形态:球果藤 藤本,长可达7mm或更长。藤茎表面具皱纹状条纹,被柔毛。单叶;叶柄长815cm;叶片纸质,卵圆状心形或阔卵状心形,长918cm,宽816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

    查看详情 >>
  • 球序鹅掌柴2022-10-07 19:00:47

    中药材“球序鹅掌柴”。别名:七加皮、五加皮。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谷地或山坡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原形态:球序鹅掌柴,小乔木或灌木,高37m,稀缠绕藤本,长达15m。掌状复叶,有小叶57;叶柄圆柱形,长1015cm,近于无毛,茎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小叶柄有狭沟,长35cm……...

    查看详情 >>
  • 琴唇万带兰2022-10-07 19:00:48

    中药材“琴唇万带兰”。别名:松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3002100m的林中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琴唇万带兰,附生植物。茎短,圆柱形。叶片革质,带状,弧曲伸展,长2030cm,宽13cm,先端3裂,裂片尖齿状,基部略对褶。花葶腋生,短于叶;总状花序疏生少数花;花苞片小,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花梗(连子房……...

    查看详情 >>
  • 瑞苓草2022-10-07 19:00:48

    中药材“瑞苓草”。生境分布: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热明目。主治月经不调,虚痨骨蒸,目疾。用法用量:2~3钱。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草坡。分布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通常全体有长毛。茎直立,基部包有叶柄遗留的纤维。基生叶狭倒披针形,长7~18厘米,基部渐狭成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