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风子2022-10-07 19:00:49
中药材“珍珠风子”。出处:《中国药植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琉璃草根2022-10-07 19:00:49
中药材“琉璃草根”。别名:倒提壶、大赖毛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生境分布:生于半固定沙地、平坦沙地及田边、村旁。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株密生白绒毛。茎刚直,叉状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柄,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而具微凸头,基部狭;上部叶无柄,披针形,锐尖。蝎尾状花序牛于茎顶;花紫红色,后变蓝色……...
查看详情 >> -
球衣藻2022-10-07 19:00:50
中药材“球衣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淡水中,或积水的土壤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水生单细胞绿藻类,卵圆形,胞径(1013)μm×(67.5)μm。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先端具2根等长的鞭毛。胞壁内的叶绿体呈杯状,并有造粉核和淀粉颗粒,中央有液泡。有无性繁殖(即营养细胞无性分裂)……...
查看详情 >> -
珍珠2022-10-07 19:00:50
中药材“珍珠”。性状: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棒形,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无臭,无味。贮藏:密闭。炮制:珍珠:洗净,晾干。 珍珠粉:取净珍珠,碾细,照水飞法(附录Ⅱ D)制成最细粉。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不规则碎块,半透明,具彩虹样光泽。表面显颗……...
查看详情 >> -
珍珠露水草2022-10-07 19:00:51
中药材“珍珠露水草”。别名:露水草、鸡冠参。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疏林草丛中。分布云南、台湾、广东。原形态:草本,高20~35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支根多数。根出叶披针形;茎生叶互生,基部下延呈膜质鞘,全缘。花茎离基长出,短穗状花序,稠密,腋生或顶生;花篮色。蒴果。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用法……...
查看详情 >> -
珍珠梅2022-10-07 19:00:52
中药材“珍珠梅”。别名:山高粱、八木条。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关节扭伤红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茎皮、果穗2~4分,研粉吞服;枝条3~5钱,水煎服。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备注:(1)中毒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轻者服甘草水,重者对症治疗。别名:山高梁、八木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珍珠杆、花儿杆(《宁……...
查看详情 >> -
玳瑁2022-10-07 19:00:52
中药材“玳瑁”。别名:文甲、瑇玳。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心平肝。用于热病发狂,谵语,小儿惊风,痈肿疮毒。用法用量:1~3钱。多入丸、散剂用。备注:(1)警告:捕捉动物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别名:瑇瑁(《开宝本草》),蝳蝐(《桂海虞衡志》)。出处:《开宝本草》。生境分布:栖于温、热带海洋中。以鱼类、虾蟹、软体动物和海藻等为食。分布福建、台湾、……...
查看详情 >> -
珍珠莲2022-10-07 19:00:53
中药材“珍珠莲”。别名:毛发唐松草。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小儿高热,肺炎,百日咳,膀胱炎,肠炎,痢疾。用法用量:0.5~1钱。别名:小木莲。生境分布:江西和华南各省。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化湿。主治慢性关节炎,乳腺炎。用法用量:鲜品1~2两,水煎服。别名:冰粉树。生境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解毒,杀虫。主治……...
查看详情 >> -
玫瑰茄2022-10-07 19:00:53
中药材“玫瑰茄”。别名:红金梅、红梅果、洛神葵、洛济葵。出处:始载于《岭南农刊》。生境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引人栽培。原产于东半球热带地区,现全世界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原形态:玫瑰茄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淡紫色,无毛。叶异形;叶柄长28cm,疏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约1cm,疏被长柔毛;下部的叶卵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深裂……...
查看详情 >> -
珍珠风2022-10-07 19:00:54
中药材“珍珠风”。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草木便方》。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地,或山地。分布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原形态:灌木,高达3米。幼枝及小枝通常密被茶褐色短柔毛及星状毛与腺点,老枝较光滑或无毛。单叶对生,具柄;叶片阔椭圆形、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