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瓠子2022-10-07 19:00:33

    中药材“瓠子”。别名:甘瓠(《诗经》),甜瓠(《千金·食治》),净街棰(《清异录》),龙蜜瓜、天瓜(《滇南本草)),长瓠(《纲目》),扁蒲(《群芳谱》)。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软毛;卷须有分枝。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圆形至肾状卵圆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略相等,稍有角裂或3浅裂,先端短尖或钝圆,边缘具短……...

    查看详情 >>
  • 瓜螺2022-10-07 19:00:34

    中药材“瓜螺”。别名:油螺、红塔螺、红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较深的浅海泥沙质海底。肉食性,雌雄异体,产卵期45月,角质卵囊黄褐色,长卵圆形,每囊一卵,一螺所产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粗大的柱状卵群,高约230mm,径约110mm,俗称“红螺塔”。卵孵化后,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

    查看详情 >>
  • 瓦草2022-10-07 19:00:34

    中药材“瓦草”。别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青骨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荒地及石灰岩地区。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产云南。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斜卧,高约50厘米。根圆锥形,肉质肥厚。茎中空,具膨大的节,有短柔毛与头状腺毛。叶对小,无柄,椭圆形或椭圆状……...

    查看详情 >>
  • 甘肃土当归2022-10-07 19:00:35

    中药材“甘肃土当归”。别名:九眼独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100m的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东南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上有长根茎;地上茎高约50cm,有纵纹,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叶柄长412cm,有纵纹,疏生短柔毛;羽片有小叶39;小片膜质,心形至长圆状卵形,长35cm,宽1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两面有刺毛,脉……...

    查看详情 >>
  • 甘木通2022-10-07 19:00:35

    中药材“甘木通”。别名:眼蛇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还原性糖,多糖类,甾体,酚性物质,鞣质,氨基酸等。药理作用:1.对麻醉狗的急性降压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作用较缓慢,维持时间也较长。 2.用离体兔心和在体心脏冠脉灌流实验,都有一定的扩张作用。性味:甘,微凉。功能主治:镇静,镇痛,降压。主治红眼病,头痛,高血压病。本品对改善高血压所引起……...

    查看详情 >>
  • 甘草头2022-10-07 19:00:36

    中药材“甘草头”。别名:疙瘩草(《甘肃中药手册》)。出处:《纲目》。功能主治:行瘀血,消肿毒。 ①朱震亨:...

    查看详情 >>
  • 瓦松2022-10-07 19:00:36

    中药材“瓦松”。别名:瓦花、瓦塔、狗指甲。性味:酸,平。有大毒。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敛疮。用于便血,吐血;外用治疮口久不愈合。用法用量:0.5~1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焙干研粉外敷。别名:昨叶荷草(《唐本草》),屋上无根草(《经验良方》),向天草(《庚辛玉册》),瓦花(《摘元方》),石莲花、厝莲(《福建民间草药》),干滴落(《东北药植志》),猫头草、……...

    查看详情 >>
  • 瑞香花2022-10-07 19:00:37

    中药材“瑞香花”。别名:麝囊(《群芳谱》),蓬莱花(《花镜》),雪花、夺香花(《广东新语》),野梦花、山梦花(《贵州草药》),雪地开花、红总管、雪冻花(江西《草药手册》)。出处:《药性考》。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原形态:瑞香(《纲目》),又名:睡香(《清异录》),蓬莱紫、风流树、露甲(《群芳谱》),白瑞香(《广东新语》),千里香、瑞兰、雪花皮、山棉皮。 常……...

    查看详情 >>
  • 瓣蕊唐松草2022-10-07 19:00:38

    中药材“瓣蕊唐松草”。别名:花唐松草、马尾黄连、肾叶唐松草(《河北中药手册》)。出处:《河北中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和林缘草地中,分布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安徽、山西、河北、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20~50厘米,分枝。3~4回3出复叶;小叶倒卵形、近圆形或菱形,长3~12毫米,宽2~25毫米,3浅裂至3深裂,裂片卵……...

    查看详情 >>
  • 瑞香叶2022-10-07 19:00:38

    中药材“瑞香叶”。出处:《岭南采药录》。功能主治:治疮疡,痛风。 ①《岭南采药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