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瓜叶2022-10-07 19:00:28

    中药材“甜瓜叶”。出处:《嘉佑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甜瓜皮2022-10-07 19:00:28

    中药材“甜瓜皮”。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甘蓝2022-10-07 19:00:29

    中药材“甘蓝”。别名:蓝菜(《千金·食治》),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蔬菜栽培学》),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中国药植图鉴》)。出处:《本草拾遗》。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有栽培。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体具白粉。基生叶广大,肉质而厚,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40厘米。如牡丹花瓣样,层层重叠,至中央密集成球形,内部的叶白色……...

    查看详情 >>
  • 瓶蕨2022-10-07 19:00:29

    中药材“瓶蕨”。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700m的溪边树干上或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原形态:中型附生蕨类,植株高1530cm。根茎坚硬,灰褐色,长而横走,被黑褐色有光泽的多细胞节状毛,后脱落;叶腋间的芽密被节状毛。叶膜质,远生,相距35cm,沿根茎在同……...

    查看详情 >>
  • 瓜子藤2022-10-07 19:00:30

    中药材“瓜子藤”。别名:念珠藤、阿利藤、过山香、满山香、春根藤。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经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闭经。用法用量:5~8钱,水煎或酒水炖服。备注:(1)同属植物筋藤Alyxia levinei Merr.别名坎香藤、藤满山香、三托藤。功能消肿止痛,去瘀生新。主治风湿、腰痛、心胃痛等。别名:念珠藤、阿利藤、瓜子……...

    查看详情 >>
  • 瓜子金2022-10-07 19:00:30

    中药材“瓜子金”。别名: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挂米草、竹叶地丁、金牛草。性味:微辛,微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小儿肺炎,小儿疳积,泌尿系结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疖肿。用法用量:2~5钱;鲜用1~2两。别名:金锁匙、神砂草、地藤草(《植物名实图考》),远志草(《分类草药性》),小远志(《……...

    查看详情 >>
  • 瓠子子2022-10-07 19:00:31

    中药材“瓠子子”。出处:《滇南本草》。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主治:《滇南本草》:...

    查看详情 >>
  • 甘草2022-10-07 19:00:31

    中药材“甘草”。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

    查看详情 >>
  • 甘肃棘豆2022-10-07 19:00:32

    中药材“甘肃棘豆”。别名:色舍儿(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境分布:生于干燥草原、山坡、河边或林下。分布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基部有分枝,疏生白色长柔毛,间有黑色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长5~10厘米;叶轴上面具沟,密生白色间黑色长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与叶柄分离;小叶13~25,卵状矩圆形至……...

    查看详情 >>
  • 甘松2022-10-07 19:00:33

    中药材“甘松”。别名:甘松香。性状: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