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麻2022-10-07 19:22:28
中药材“天麻”。别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
查看详情 >> -
天香炉2022-10-07 19:22:27
中药材“天香炉”。别名:大香炉(《生草药性备要》),天吊香(《岭南采药录》),仰天盅(《陆川本草》),细金香炉、小金钟(《南宁市药物志》),蜂窝草(《四川中药志》),山牡丹、金石榴、七星坠地(《泉州本草》),化痰草、金杯草、紫金钟、柳叶花、向天石榴、九盏灯(《湖南药物志》),葫芦草、细架金石榴(《闽东本草》)。出处:《生草药性备要》。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草坡……...
查看详情 >> -
太白米2022-10-07 19:22:27
中药材“太白米”。别名:假百合。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宽胸理气,止咳止痛。用于心胃气痛,胸闷,咳嗽,呕吐。用法用量:0.5~2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8分。别名:九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原形态:假百合 多年生草本。茎高60150cm,近无毛。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
查看详情 >> -
太白丽参2022-10-07 19:22:26
中药材“太白丽参”。别名:太白土高丽参。性味:甘、微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托毒外出,止痛。用于病后体虚,阴虚潮热,疮毒内陷,关节疼痛。用法用量:2钱。别名:太白土高丽参、太白参、黑阳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的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少。原形态:全裂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干时变黑。根圆锥形,肉质,长56cm,直径约7mm,无……...
查看详情 >> -
太白菊2022-10-07 19:22:26
中药材“太白菊”。别名:紫菀千花、肺经草、柔软紫菀。生境分布:北部、西北部、西部至西南部各省区。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治肺脓肿,肺炎,肺结核,百日咳。用法用量:2~3钱。别名:肺经草。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坡或山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有长柔毛。茎单一,高10~20厘米。叶互生,基生叶倒披针形,长3~5厘米,……...
查看详情 >> -
太白鹿角2022-10-07 19:22:25
中药材“太白鹿角”。别名:太白针、地蓬草、细石蕊。出处:《陕西中草药》。原形态:地衣体鳞片状,生于子器柄基部和上部,表面灰绿色,里面灰白色,稀瓣裂。子器柄粗壮,直立成树枝状,形如鹿角,高5厘米左右,直径约1.5毫米,呈灰白色或青绿色,无粉芽及针芽。顶端生杯状体,其周边延生呈掌状,上生多数子器;子器小,半球形或多数合生成不规则的疣状突起,子囊盘淡黄褐色或深褐色……...
查看详情 >> -
天葵草2022-10-07 19:22:25
中药材“天葵草”。别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老鼠屎草、旱铜钱草、蛇不见。出处:出自《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较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原形态:天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
查看详情 >> -
女金芦2022-10-07 19:22:24
中药材“女金芦”。别名:扇把草、地蜈蚣、石蚕、石角、小骨碎补、紫柄茀蕨。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导滞,消滞。主治腹胀,便秘,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腰腿痛。还可治小儿惊风等症。用法用量:1钱。别名:扇把草、石蚕、石角、凤尾金星、小骨碎补、地蜈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的山地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等地。原形态:植株……...
查看详情 >> -
太阳海星2022-10-07 19:22:24
中药材“太阳海星”。别名:太阳鱼。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水深25400m的沙泥海底。 资源分布:我国黄海、渤海均有分布。原形态:陶氏太阳海星,体盘大而圆,腕1015个,短尖,大的个体辐径达190mm,间辐径约为75mm,背板网状,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平顶的伪柱体,各伪柱体上有一乳头状中央突起和1030个颗粒边缘小棘。上缘板圆形,较小,各具一组小……...
查看详情 >> -
女菀2022-10-07 19:22:23
中药材“女菀”。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生境分布:生长于湿润处。分布东北及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下半部光滑,上半都有细柔毛。叶互生,基部叶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5~12毫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