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巾草2022-10-07 19:22:17

    中药材“头巾草”。别名:并头黄芩、山麻子。生境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青海。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主治肝炎,阑尾炎,跌打损伤,蛇咬伤。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外用头巾草2两,捣汁加酒服,药渣敷患处。别名:山麻子、半枝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坡或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青海。原形态:并头黄……...

    查看详情 >>
  • 女贞叶2022-10-07 19:22:17

    中药材“女贞叶”。别名:冬青叶(《海上方》),土金刚叶、爆竹叶(《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纲目》。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女贞子2022-10-07 19:22:16

    中药材“女贞子”。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原形态:常绿大灌木或乔木,高达10米。树干直立,树皮灰绿色,光滑不裂,枝开展,平滑无毛,具明显皮孔。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夏季开白色小花,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密集,几乎无梗。浆果状核果,长圆形,一侧稍凸,长约1厘米,熟时蓝黑色。性状:本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

    查看详情 >>
  • 头顶一朵花2022-10-07 19:22:16

    中药材“头顶一朵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50m的山谷林下和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北部和湖南西北部、四川东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膝曲直立,高2035cm。钝四棱形,单一或有分枝,节问长410cm,被长11.5mm的多细胞柔毛。叶对生,茎端的23对密集成轮生状,常较下部叶大23倍;茎端叶仅具极短的柄,下部叶具较长的柄,通常长……...

    查看详情 >>
  • 女萎2022-10-07 19:22:15

    中药材“女萎”。别名:小木通[云南]、白木通[湖南]、粗糠藤、万年藤、穿山藤、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炎消肿,利尿通乳。用于肠炎,痢疾,甲状腺肿大,风湿关节疼痛,尿路感染,乳汁不下。用法用量:3~5钱。别名:蔓楚(《唐本草》),牡丹蔓(《植物学大辞典》),山木通、木通草、白木通、穿山藤、苏木通(《湖南药物志》),小叶鸭脚力刚、……...

    查看详情 >>
  • 女贞皮2022-10-07 19:22:14

    中药材“女贞皮”。别名:女贞树皮(《本草蒙筌》)。出处:《本草图经》。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

    查看详情 >>
  • 女贞根2022-10-07 19:22:14

    中药材“女贞根”。出处:《重庆草药》。性味:《重庆草药》:...

    查看详情 >>
  • 姜炭2022-10-07 19:22:13

    中药材“姜炭”。生境分布: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浓厚的辛辣气味。叶互生,排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mm;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2cm,先端渐尖,基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无毛。花葶自根茎中抽出,长1525cm;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

    查看详情 >>
  • 姜黄草2022-10-07 19:22:13

    中药材“姜黄草”。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出处:姜黄草始载《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三卷蔓草类,谓:“姜黄草,生滇南。蔓、叶俱如牵,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据记载及附图,其原植物与薯蓣科植物黄山药一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500m的山坡灌木林下,或仅见于密林的林缘或山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原形态:黄山药 缠绕草……...

    查看详情 >>
  • 奶浆柴胡2022-10-07 19:22:12

    中药材“奶浆柴胡”。别名:竹叶青、岔子菜,小粘连(《云南中草药》),瘦地草、细防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松林下。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折断后有白色乳汁流出。根条状,粗长,入土很深,长达60厘米。数茎丛生,具有棱线,并被棕色长粗毛。单叶互生,倒披针形以至线状倒披针形,……...

    查看详情 >>